一渠幸福水(資料圖片)。記者 焦海洋 攝
(記者 蒿中剛)3月30日,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公布,在114個地市級全國文明城市中,我市綜合成績名列全國第二、全省第一,也是全省唯一受到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的全國文明城市。這標志著我市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邁入高標準常態化階段。
2021年,我市緊緊圍繞創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工作目標,牢樹“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工作理念,堅持精準對標創建與突出地方特色并重、硬件建設與軟件提升并重、城區與城鄉一體并重,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堅持完善機制強基礎,進一步提升創建工作實效。健全創文工作“周例會、周交辦、月考核、月講評”工作機制,每周對創建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對重點工作進行交辦,每月對創建工作進行考核排序、集中講評。深入開展行業創建評比活動,完善模擬測評工作制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指導,進一步提升工作成效,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良性軌道,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物理變化到化學變化的轉變。
堅持聚焦短板抓整治,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以群眾“答不答應、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創文標準,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抓起,重點抓好創建點位、創文硬件等的提升,為群眾營造整潔、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辦實事,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質量。通過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深化“三問于民”大調研大走訪、文明單位結對共建工作等,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心設計開展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堅持立德樹人抓教育,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養。一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兩個綱要”和省、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大力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引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升等“五項行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年度測評中,網報資料、實地察看、問卷調查均為滿分,位居全省第一。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二是積極選樹先進典型。不斷完善先進典型培育、推薦、宣傳、褒獎、禮遇機制,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漯河好人”“十佳市民”“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三是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出臺《關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指導意見》,把移風易俗相關要求融入村規民約和“四會”章程,全市345個行政村“一約五會”制度實現全覆蓋。
2022年,我市仍將緊緊圍繞創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目標任務,以為民利民惠民為宗旨,以實現創建工作常態長效為重點,著力做好“四個強化”,進一步構建全市上下聯動、行業整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確保實現位次前移和群眾滿意度提升兩大目標,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