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小敏
圓滿完成“三下降一杜絕”省定目標任務,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底線,是全省5個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省轄市之一;我市“9·24”防汛典型做法和組織專家幫助企業排查隱患保障安全發展的做法先后被省級媒體報道;已有778家小微企業建成雙重預防體系,比2020年增加444家,我市小微企業雙重預防體系“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清”的建設模式在全省推廣;市應急管理局被評為2021年度全省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責任制示范創建重點培育單位;尤其是2021年7月實行周交辦、月講評機制以來,全市累計交辦安全生產(含應急管理)事項67項,已完成63項,持續辦理4項……
2021年以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牢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統籌安全與發展“兩個大局”,堅持用好不間斷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這個總抓手,將“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與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相結合,不斷強弱項、補短板、打基礎、抓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充分發揮市安委辦牽頭抓總、組織協調作用,壓實“五級責任”;以不間斷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為抓手,聚焦燃氣、危化、建筑施工、交通運輸、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和重點環節部位,強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和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大消除百日行動;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聚力推動“九小”場所、高層建筑和易燃可燃彩鋼板“三項治理”;深入開展“百名專家助千企、把脈問診除隱患”活動,提升精細安全管理水平;對在日常監管中排查出的問題隱患進行梳理分析,集中警示約談和曝光存在典型問題的企業,震懾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等大型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率先在全省完成應急指揮機制建設、軍地應急協調聯動等工作;加快推進全市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工作,并發布1個總體預案和18個專項預案;435家規模以上企業按照“五有”標準建成雙重預防體系,并實現了“一企一檔一碼”;全市11家重大危險源企業全部安裝監控預警系統,劇毒化學品從業單位全部安裝聯網動態管控系統,對31處重大危險源全部實現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崗位負責人“三級包保”和實時在線監控;組建了由38名安全生產專家、49名應急救援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實現了消防綜合救援隊伍、企業專(兼)職救援隊伍以及社會救援隊伍24小時值班備勤、協調聯動;先后督促指導各縣區、各部門、有關企業開展應急演練活動300多次,成立應急處置聯動救援大隊,建立應急處置實訓基地。
切實筑牢防汛責任大堤,把責任和措施細化到防、抗、救全過程各環節,確保我市安全度汛;成功創建1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4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組建市、縣、鄉、村四級共2400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培訓和查災、報災、核災工作;汛期過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加快推進災后重建,指導復工復產。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