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玲玲)工作中,他兢兢業業,多次獲評先進工作者,多次在專業技能大賽中獲獎;業余時間,他深入社區、單位,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識;疫情發生后,他勇敢逆行,馳援武漢……他就是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崔笑勇,一名有愛心、責任心的“80后”青年醫生。3月1日,記者采訪了崔笑勇,聽他講述在武漢抗疫的故事。
2020年2月5日凌晨,崔笑勇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通知:馳援武漢!收拾好行李,安頓好孩子,崔笑勇迅速趕到醫院。在他趕赴武漢途中,妻子張淑沛打電話叮囑他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不用擔心家里的事。
“當時我還要查房,就沒去送他,可是在走向病房的路上,淚水止不住掉了下來。心中有擔心、有不舍,但我明白,疫情就是命令,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責無旁貸,那沒有硝煙的戰‘疫’一線就是他的戰場!”也在市第六人民醫院工作的張淑沛說。
根據安排,崔笑勇與隊友一起到武漢各醫院、社區,接診已經確診的患者,并將其轉入武漢雷神山醫院或者火神山醫院。在執行任務之前,崔笑勇接受了穿脫隔離服及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培訓。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轉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崔笑勇告訴記者,他們奔波在武漢的各條街道、各家醫院,根據患者病情轉運至合適的醫院,使患者得到及時、對癥的治療。
隨著確診病人數量不斷增加,轉運任務量也不斷增加,工作難度逐漸增大。崔笑勇和同事克服確診病人分散、道路不熟、語言不通等困難,認真完成每次轉運任務。每次出診,崔笑勇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每次轉運的時間少則兩三個小時,多則七八個小時。長時間的工作,讓他養成了少喝水、少就餐的習慣。每天完成任務后,他都疲憊不堪、全身濕透。
到達消殺中心后,作為隊長,崔笑勇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消毒工作,還要監督、引導隊員做好消毒工作。
在武漢期間,崔笑勇共出診14次,轉運57名確診患者。由于工作出色,崔笑勇受到河南省衛健委的通報表揚。在抗疫一線的他,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為人民群眾做出更大貢獻。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