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中國食品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獲悉,2020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8.0%,較2019年年底增加0.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占全市工業營業收入的64.0%,較2019年年底增加6.9個百分點;利潤占全市工業總利潤的77.1%;稅金總額同比增長3.6%,占全市工業稅金總額的78.5%。
2020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中國食品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服務企業為抓手、以巡察整改為契機,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實現了中國食品名城提質發展。食品工業發展各項指標好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企業培育扎實有力。對納入“十百千”億級培育工程的44家食品企業生產經營進行跟蹤,保障供熱、供氣、供電、資金等要素供給,2020年前11個月,44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4%;中大恒源成為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源隆生物、銘誠油脂等15家企業入選全省后備庫;出臺《2020年全市工業擴量提質轉型升級行動方案》,調整優化“十百千”億級企業名單。篩選28家食品企業進行“小升規”培育。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建立中國食品名城建設動態項目庫,2020年共安排重點項目101個,年度計劃投資139.7億元,較上年增長28.4%。市、縣、區分別建立倍增工程運行服務及問題解決機制,雙匯發展“211”倍增工程、漯河卷煙廠“123”倍增工程穩步實施。“三大改造”不斷深化,全市食品企業爭取河南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2450萬元,“雙匯云商工業互聯網平臺”1000萬元扶持資金全額到位。平平食品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賈湖酒業成為省級綠色工廠;成功舉辦食品行業“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全市食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全面啟動;征集30家食品企業技術需求赴中科院開展“走進中科院、直面科學家”研企對接活動;漯河市食品產業技術市場正式揭牌。
“千企惠民促消費”活動成效顯著。“千企惠民促消費”活動三期共有超過1000家市場主體參加,商品種類超過1800種,發行消費券額度近6億元,商家讓利幅度均達10%以上。先后設置14個“日間+夜間”集中展銷點,提供免費臨時經營攤位5000個以上,吸納就業1萬人以上;活動期間,累計帶動各類社會消費25億元以上,各消費品工業企業共“去庫存”10億元,產銷率達到97.7%,三劍客、叮當牛、小帥才等企業產品庫存趨于正常,生產經營形勢不斷好轉。
農業結構持續調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高標準農田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2.2萬畝,全部實現高效節水灌溉,居全省第一;夏糧總產量110.6萬噸,平均單產504.3公斤,秸稈綜合利用率98%,居全省第三。出臺《漯河市支持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建設推進“三鏈同構”若干措施》和《漯河市支持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優質專用小麥補貼實施方案》,新成立石磨坊面業、新匯、美宜家3個小麥產業化聯合體,總數量增至7家;以金囤種業為核心,組建涵蓋良種培育、玉米種植、農業科技服務、倉儲、玉米深加工、食品生產等領域61家企業的漯河市玉米產業化聯合體。
招商引資亮點紛呈。市委書記蒿慧杰、市長劉尚進分別帶隊開展招商活動11次,促成青島歡動寵物食品項目、正大現代食品全產業鏈項目等一批大項目成功簽約。市政府與江南大學簽署“1+N”《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江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漯河分中心。第十八屆食博會成功舉辦,共有來自27個省區市的685家企業參展,邀請到采購商16125家,60個投資項目集中簽約,線上線下成交和意向采購額達439.7億元,逆勢增長3.7%。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新簽約食品及相關產業鏈項目73個,投資總額261.2億元。
延鏈強鏈結構優化。出臺《貫徹落實尹弘省長漯河調研講話精神 推進“三鏈同構” 加快食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分解》,進一步明確25項工作重點。2020年1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我市堅持“三鏈同構”推動食品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受到通報表揚。智能食品裝備專業園區標準化廠房已竣工、食品飲料包裝專業園區已有企業入駐,生物醫藥、醫藥化工等專業園區規劃已完成,專業園區的投資洼地效應正在凸顯。積極參與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制定,培育全國冷鏈百強企業6家。在召陵區投資10億元的寵物食品科技產業園,美國嘉吉20萬噸預混料項目將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的副產品加工飼料母料,打造玉米深加工全產業鏈。
食品安全管控有力。我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深入開展“雙安雙創”示范引領、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食品質量安全提升等十大攻堅行動。雙匯、衛龍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舞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命名為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區),郾城區、源匯區、召陵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被命名為省食品安全達標縣(區)。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151個、綠色食品35個、有機農產品1個,各縣區“三品一標”平均占比位居全省第二。中鹽舞陽鹽化有限公司獲得全省首張食鹽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魔芋即食食品”等三項團體標準通過專家評審,并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8000戶餐飲單位和供應商上線漯河智慧食安區塊鏈云平臺,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追溯目標。
責編:翟柯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