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 徐飛)在我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不能身披“白衣戰袍”奮戰在第一線,卻有一顆顆戰“疫”之心。他們用音樂的力量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用歌聲傳遞陽光與希望。
這首旋律激昂、膾炙人口的歌曲《相信明天》,是由我市音樂組合“愛夢兄弟”在抗疫期間創作的。“愛夢兄弟”組合由我市1個60后、3個80后音樂愛好者組成。主創者葉春生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在工作中感受到了醫護人員、黨員志愿者等堅守一線的無畏精神,親眼見證了我市上下齊心協力抗疫的不懈努力。有感而發,在工作之余,組合四人由葉春生作詞作曲,共同創作這首抗疫歌曲。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葉春生:從最早的靈感應該大概是在就是1月底2月初,當時的疫情是正在蔓延,很多內容,很多信息,非常的令人悲觀,所以說我就想通過工作中的一些感悟,想寫一首歌曲,用來提振大家的信心。
除了葉春生外,組合中其它三人也都有自己的工作。成員黃征宇作為黨員志愿者也經常參與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創作期間,大家利用休息時間,通過網絡開始了遠程構思和商討。在各種唱法中,他們最終選擇了通俗這種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唱法。大家分工明確,葛紅濤是吉他手,應明負責編曲和錄音,并在自己的錄音棚內完成了這首歌曲的制作。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葉春生:我們4個建了一個微信群,原創音樂基地,然后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在群里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這首歌也受到了市音樂家協會的關注。協會主席周曉東也對歌曲創作進行了多次指導。周曉東介紹,疫情期間,我市文藝界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抗疫文藝作品。 “愛夢兄弟”四個人的《相信明天》是通俗唱法,在張弛有度的節奏和強弱變化中,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心聲。
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周曉東:前后給他們做了一些旋律,一些技術的指導。包括和聲的問題,吉他獨奏,還有一些。他們開始不用合唱,一個人唱一句一唱一句,然后他們三四個人。都能把這個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相信明天大家一起手拉手,這個時候你們在齊唱,沖擊力更強一些。
音樂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相信明天》這首歌充滿了陽光與力量。整首歌用凝練的歌詞、激情的旋律,唱出了創作者的深邃情懷,唱出了疫情防控的主旋律。唱出了沖鋒在前、英勇奮戰,廣大群眾必勝的信念和堅決打贏的決心,更是我市全員上下戰疫情的總結和縮影。目前這首歌曲在QQ和酷狗兩大音樂播放平臺均可下載。團隊也正在籌備下一步的MV制作。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葉春生:我們愛夢兄弟創作這首歌曲主要是為了向我市廣大醫護人員,黨員志愿者和廣大干部群眾致敬,提振全社會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只要我們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堅定必勝的信念,踐行打贏的誓言,團結起來,勇往直前,就一定能驅散陰霾,迎來嶄新而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