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文明社區創建的參與者,個個都是文明社區創建的受益者”……在社區、機關、學校和道路兩側,“創文”公益廣告牌制作精美,處處彌漫著文明 祥和的氣息。
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已改過去臟亂差的形象,實現華麗轉身,展現文明新姿。
十字路口闖紅燈、橫穿馬路的人少了,出行變得更安全,城市也顯得更加文明。
……
如今,走進召陵區,濃郁的“創文”氛圍讓人如沐春風,深刻感受到了“創文”的變化。2018年初,我市啟動新一輪“創文”工作,召陵區作為全市“創文” 工作的主戰場之一,堅持硬件建設與軟件提升并重、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并舉、專項整治與制度規范齊抓,全面推進“創文”工作,全面提升了轄區形象和市 民的幸福感、滿意度。
打造宜居環境
培育文明土壤
“我們這多年的老小區,以前道路坑坑洼洼,雨天積水,垃圾亂倒;整治后,像新建小區一樣亮堂,我們心里可美。”家住天橋街道永冠花園的陳大爺談起整 治前后,生活環境改善,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天橋街,變化的不僅僅是永冠花園。天橋街道通過整治,不僅實現燈明、路凈、地平、管道通、管線美的目標,還兼顧挖掘文化底蘊,傳承文化記憶,打造 了一條古色古香又有歷史韻味的百年老街——“天橋影巷”。“天橋影巷”成為鐵東解放路上一道嶄新亮麗的風景線。
為改善轄區居民生活環境,2018年以來,天橋街道和翟莊街道對轄區內所有老舊小區升級改造,整修道路,對墻體罩白、綠化帶補栽、空中管線捆扎,清理垃 圾,清理下水道并更換了蓋板,全面改善了小區環境。
除了整治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召陵區還在全區范圍內深入開展“垃圾死角圍殲、深度清潔行動”。逐個小區、逐條道路排查,通過拉網式排查、地毯式 清潔,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同時,對臨街商戶、洗車店、便民攤點、城區非機動車停放點等進行整治,開展“規范經營秩序、落實門前三包”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區開展專項整治,清理 占道經營800余起,清理亂堆亂放1000余處,清理墻體廣告、窗面廣告1800余處。成立夜市管理中隊,推行夜市內部市場化運營機制,嚴格執行市定夜市管理 標準,將攤位許可、食品衛生許可、環保達標、健康證明等納入常規監督,形成了常態化長效管理機制。
針對校園周邊環境混亂的狀況,組織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共抽調相關部門精干力量39人組成聯合行動組,對城區學校開展了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活動。 對校園周邊存在的車輛亂停亂放、小商小販無序經營等行為進行現場糾正;對飯店和商店食品安全進行了檢查;學生上學、放學交通安全問題得到徹底整治。
同時,借鑒外地市成功經驗,按照“市場運營、營干分離、三級監督、建立長效”的工作思路,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基本做到垃圾日產日 清。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對農村陳舊垃圾進行集中清理,極大地改善了全區城鄉環境。
帶動全民參與
共創文明環境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召陵區所有市區段路口都有志愿者進行文明交通勸導;每周五下午,都能看到志愿者進社區開展清潔行動;轄區人民路、解放路90%的商 戶已經完成了網上志愿者注冊,并積極參加活動……
充分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提升全民參與的積極性,是召陵區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
召陵區積極搭建志愿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整合志愿服務組織,確保其有組織、有計劃、常態化地開展服務活動。按照標準建成社區志愿服務站8個,已組建志 愿服務隊伍106支,注冊志愿者2.2萬余名,志愿服務內容涉及家政、養老、醫療、法律服務、文化等。各鎮、街道、社區、單位按照“一月一主題,一周一活 動”的安排要求,在重要節點、重點領域組織開展“垃圾不落地”、關愛幫扶貧困人員、愛心送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培育一代新人
閃耀文明之光
一個孩子能帶動一個家庭。為全面提升孩子的文明素養,夯實文明的根基,召陵區在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電臺、電視臺等陣地對轄區群眾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的同時,還注重對孩子文明意識的培養。先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學習雷鋒精神、爭做美德少年”“小手拉大手做文明市民”等主題活動 160余場次;連續成功承辦多屆全市“清明祭先賢、全城誦經典”活動;積極開展書法、戲曲等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建設區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室,為孩 子課余生活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播下文明的種子,夯實道德的沃土,最終凝聚更大的力量。我們深信,在“創文”道路上,召陵區會結出更多的碩果,為全市“創文”工作做出更多的貢獻!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