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泰食品有限公司小公舉生產線裝盒機自動喂料系統,改造后減少物料消耗12%,蛋糕成型合格率提升17%;
南街村集團、際華3515有限公司、三劍客奶業有限公司、叮當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相繼建成一批高度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車間;
“雙匯云商”在企業管理、原材料控制、數字化制造、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實現集成化應用,有效協同集團全球近10萬家供應商和上下游客戶群體,解決了企業鏈內產品結構復雜、制造工藝鏈長、管理困難等問題,并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企業管理和大數據平臺等服務,預計2019年各類內部、外部關聯交易額將突破1500億元……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把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產業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實施“五大行動”,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和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智能化轉型步伐,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大投入 政策引領
推進智能制造,助力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制訂績效評估、動態監測和考核激勵辦法,堅持做到每月定期督導進度、年中集中督查、年底綜合考評。同時,用好企業服務周例會平臺,把企業實施智能制造過程中遇到的一般性問題提交企業服務團解決,重大問題優先納入市服務企業工作周例會議程,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優先予以研究解決。
為加快智能制造推廣,今年3月,市政府印發《2018年度全市工業擴量提質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全省“三大改造”現場觀摩會后,市政府第一時間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國家和省里的智能制造有關政策,并結合漯河實際,出臺《漯河市支持工業企業“三大改造”若干政策》,市級財政設立不低于1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工業企業“三大改造”獎勵。
今年下半年,我市出臺支持智能制造的專項政策,對企業實施智能制造的投入給予30%支持。市級財政已經籌集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
近日,市政府又出臺《漯河市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對智能制造工作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進行系統部署。
打牢基礎 強化服務
企業是開展智能制造的主體。為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精心整理了100篇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示范案例,匯編成冊,召開3場政策宣傳會,把國家和省、市政策傳達到全市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為解決企業“不敢上云、不愿上云、不會上云”等問題,我市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組織召開全市企業上云暨智能制造工作啟動部署大會,邀請行業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又組織中國移動云、阿里云等高端云服務商,開展了8場次360家企業上云對接活動。目前全市120多家工業企業基本實現了設備或業務系統上云,樹立了一批企業上云示范典型。
今年以來,我市還以智能制造為主題,依托上海、青島等地的名校資源,邀請國內一流專家、學者,連續舉辦智能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專題研修班、漯河市企業家高級研修班、漯河市食品產業提質發展專題研修班,對全市120家重點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進行培訓,調動企業“一把手”實施智能改造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主動為企業搞好服務。圍繞“改什么、怎么改”,去年10月開始,市政府邀請中軟國際、阿里云等國內優秀智能制造服務商進駐漯河,組織專家團隊,開展專項輔導,在全省率先啟動“工業診斷”工作。目前,我市自行組織診斷企業42家,省工信委組織專家服務團診斷企業20家,累計為62家企業開展了“工業診斷”工作,引導企業制訂了科學可行的改造方案。
不僅如此,市委、市政府還通過加強與行業協會、優勢智能制造企業的合作,為企業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提供智力支持。先后與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協會、中國食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開展了合作,舉辦了“數字化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論壇和對接活動;與深圳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漯河技師學院、漯河食品學院等院校,建設了漯河市智能制造產學研基地、食品產業智能制造實驗室,為本地企業提供個性化智能改造服務,培訓產業技術工人。
同時,我市還專門成立市智能制造專家顧問團,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企業提供決策咨詢、技術服務。今年以來,邀請工信部王建偉處長來漯作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邀請青島紅領集團柳屹立女士等專家來漯開展智能制造輔導和對接活動,并與天安門業有限公司等開展洽談合作。
項目支撐 示范帶動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項目是支撐。圍繞智能制造項目庫建設,我市從今年2月份開始組織摸排,3月份初步建立了市、縣區兩級智能制造項目庫,目前共有44家企業54個項目入庫,總投資60.8億元。2018年計劃完成投資30.2億元,目前已經完成投資29.8億元,約占全省智能制造項目投資的1/10。
依托產業優勢,我市還及早著手規劃建設了一批智能制造產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食品機械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是國內首家食品機械智能制造產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液壓科技智能產業園、衛龍休閑食品智能制造產業園,臨潁縣的遠大天成智能裝備科技產業園建設,更是呈現出競相發展之勢,為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為充分發揮先行企業示范帶動作用,今年以來,我市在食品、化工、建材等行業,圍繞生產線改造、智能車間、工業互聯網,培育了38個市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和31個市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雙匯物流冷鏈配送系統、賈湖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智慧賈湖云服務平臺”、平平食品有限公司“SAP系統與互聯網融合管理平臺項目”等還被認定為省級工業云示范平臺和服務型制造示范項目。
五大行動 加速轉型
推進過程中,我市著力實施五大行動,著力加快智能轉型——
一是啟動“主導產業大范圍成套生產線智能化改造行動”。 今年以來,著力推動雙匯集團總部建設、實施“211”工程,著力推動銀鴿集團上項目、優化產品結構,著力推動漯河煙廠異地技改、擴大產能提升品質,著力推動際華3515異地改造升級、建設智能化生產線,全面推進雙匯、銀鴿、煙廠、3515等企業倍增工程,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力。以四個重點企業大規模提升改造為示范引領,按照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和要求,在全市重點啟動了115家企業、195條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三個層次的改造,實施改造的企業與改造前相比,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0%左右。
二是實施“化工等重點產業數字化升級改造行動”。今年以來,重點實施了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公司投資71.3億元的年產60萬噸純堿、45萬噸合成氨改造等項目,加快中鹽舞陽鹽化“20萬噸食用鹽項目”等龍頭企業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市化工行業普遍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主要生產線數控化率達到95%以上。
三是實施“機器換人專項行動”。重點瞄準食品、醫療器械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和化工、機械等危險作業領域,實施“機器換人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各類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械臂340臺,工作效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
四是實施“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行動”。將15個基礎條件較好、具有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食品企業納入市級智能工廠重點培育名單,將25個生產車間納入智能車間重點培育名單,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利用三年時間創建一批智能示范工廠和智能示范車間。
五是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行動”。經過認真篩選,初步確定雙匯集團“云商”、漯河利通液壓有限公司“挖機無憂”、雙匯物流“冷鏈配送”、天安門業“非標門標準化制造平臺”4個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重點培育。目前,4個平臺都已經完成系統搭建,投入試運行,顯示出較大發展潛力。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