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曉峰)領導帶頭招大商,預審把關提質量,優化環境強服務,推動招商引資不斷取得新成效。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全市新簽約超10億元重大項目15個,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知名品牌企業投資項目19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1.6億元,完成省定年目標的6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七位;實際利用境外資金57043萬美元,同比增長8.7%,增速居全省第六位。
領導帶頭招大商。招商引資是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持續深化開放帶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出席大會作動員和安排,相繼在全市開展“新春招商大走訪”“招商引資百日會戰”、珠三角及長三角專題招商等系列活動。市委書記蒿慧杰、市長劉尚進帶頭走上招商一線,帶領縣區及部門主要負責人先后5次往返于閩東南、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主要招商區域,推動促成了嘉吉甜味劑及復合糖漿生產、臺灣福貞金屬包裝及灌裝飲料生產、安徽鴻路集團中原智慧建筑工業小鎮、漯河建泰科技工業小鎮、紅星美凱龍愛琴海購物公園、綠地高鐵區域超高層商務樓宇綜合體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預審把關提質量。堅持把提高招引項目的質量和落地率貫穿于招商引資全過程。建立重大活動簽約項目預審評估機制,嚴把招商項目落戶評審關,食博會前,一次就否決了12個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不合理、科技含量低、洽談不充分、落地不成熟的擬簽約項目,從源頭上確保了招引項目質量。修訂完善招商引資工作考評辦法,把考核權重的90%放在項目“三率”(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落實及重大項目引進上。研究出臺對外開放實施意見,高樹目標、落實責任,明確提出對開放招商功臣要記功、嘉獎、優先提拔重用,倡樹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
優化環境強服務。以市委開展的深入糾“四風”持續轉作風三年行動和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評議詢問為契機,持續轉變作風、提升效能,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爭取率先獲批全省“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全面實施“三十五證合一”和“單一窗口”制度,有效提高了審批效率,優化了營商環境。同時,建立周例會制度,著力破解項目招引建設、企業轉型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今年以來,先后召開項目建設周例會27次、企業服務周例會26次,累計協調解決問題200余件,有力推動了項目順利落地。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