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 丹 通訊員 王勝輝 李 闖)10月31日,臨潁縣在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強化創建引領 夯實提質基礎 傾力打造文明 生態宜居宜業城市》的典型發言。近年來,臨潁縣按照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要求,以到“十三五”末把臨潁打造成千億工業新城、創建成文明生態 新城為奮斗目標,全民參與、提質增效,百姓期盼的天藍、水凈、岸綠、花紅、路暢、景美的愜意畫卷,正通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慢慢變為現實,群眾的獲得感、歸 屬感、自豪感不斷提升。
應時合勢精準發力
“五個臨潁”贏民心
“現在的臨潁縣,環境優美、道路暢通、市容整潔,處處是景,推窗能見綠、出門就入園。”10月30日清晨,王女士與往常一樣,和家人在蘭湖公園附近散步,對身 邊的變化,王女士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為把文明創建融入城市建設全過程,臨潁縣通過“五個臨潁”(秩序臨潁、暢通臨潁、水城臨潁、森林臨潁、活力臨潁)創建抓提質,完善配套惠民生,破解難題強 保障,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打造“秩序臨潁”,臨潁縣在城區強力開展“三違”(違法建設、違法占地、違規租售國有資產)治理,在農村開展“一戶多宅” 和侵占集體“三荒”治理。兩年來,該縣共拆除違法建筑110多萬平方米,為文明創建和城市提質優化了秩序、拓展了空間、奠定了基礎。為打造“暢通臨潁”,臨潁 縣投資50多億元,實施道路建設項目83個,打通、新修和改造城區道路58條117公里,改造背街小巷25條15公里,構建了城區“九縱十橫”主干路網,實現了新城區和 老城區、工業區和行政區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在“水城臨潁”建設上,臨潁縣利用南水北調水源,建成了占地面積2500畝、庫容60萬立方米的黃龍濕地保護區,讓 丹江水進廠之前先進湖,讓群眾先觀賞后飲用,并對兩座污水處理廠的中水進行提標改造,讓中水排放之前先進城。目前,該縣已完成投資12.6億元,打造了黃龍渠 、五里河30公里生態景觀帶,形成了“兩河六湖一濕地”生態水系。在“森林臨潁”建設上,臨潁縣在城區建成總面積5300畝的塊狀森林生態游園,新增綠化面積80 萬平方米;在城郊建成了占地面積一萬多畝的潁南、潁北兩個森林公園;在城外沿“三縱一橫”過境道路打造了8萬多畝花卉苗木產業帶,初步實現了綠滿潁城。在“ 活力臨潁”建設上,臨潁縣規劃建設了產業集聚區、現代家居園區和裝備制造園區,構筑了“一體兩翼”的產業發展平臺,培育了休閑食品產業、實木板材和成套家 居產業、裝備制造產業,被確定為“中國休閑食品之都”、“中國實木家居材料產業基地”、“河南省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產業集聚區5次榮獲全省“十快” 、“十先”產業集聚區稱號,成為二星級產業集聚區。
傳統文化潤臨潁
文明創建樹新風
臨潁縣把文明創建融入城市建設全過程,堅持軟硬并重,著力以文“化”城。更加注重保護鼓樓、文廟、山陜會館等文化古跡,將其打造成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公園; 在城區公園、背街小巷等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同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潤臨潁”為主線,實施“333”示范工程,投資 近2000萬元,建設了縣文化活動中心教育基地、固廂鄉小師村同心培訓基地、龍堂村家訓文化館展示基地3個基地,打造了107國道、逍襄路、石窩路3條示范線路,培 育了30個富裕宜居、文明守法“雙示范村”,形成了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帶面的文明創建格局。在機關、社區、鄉村、校園、企業等開展了“七潤七守”活動 ,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到文明創建中來,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同時,臨潁縣堅持“集中布局、分類實施、全域覆蓋”的原則,強力推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城區集中供暖、污水處理和城鄉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大力惠 及民生。在產業集聚區,投資12.1億元,規劃建設了占地600畝以熱電能源、污水處理為主的基礎配套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潔凈煤生產配送中心、中水收集處理輸 送中心3個項目建成投用。盛宏熱電聯產項目即將投用,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用熱和用電成本1億元。臨潁縣在老城改造區投資30億元,建設了占地2000畝以垃圾處理為 主的靜脈產業園區,已建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處理廠各一座,新上再生資源分揀、市政污泥處置等5個項目。同步實施以便民、利民為主的“四供三化一排”(供氣 、供熱、供電、供水,綠化、亮化、美化,排水)工程,城鄉燃氣管網覆蓋率分別達92%、60%,新建道路全部實施雨污分流,老城道路排水改造全面鋪開。沿生態景 觀帶規劃實施了一批以公共服務為主的社會民生事業項目,建成投用產業集聚區東、西、南三大綜合服務中心和潁川學校、耿莊學校、辛莊學校,擴建提升中醫院、 疾控中心、社會福利中心等醫療福利項目,規劃建設了縣職教中心新校區、陽光雨露學校、櫻桃郭學校、西街學校和老年護養中心“四校一中心”,公共服務能力進 一步提升。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提質,讓家園更宜居。干凈舒適的城市環境,花團錦簇的游園廣場,一個個中水回用生態工程,遍布城區的火熱建設場景……短短幾年,臨潁 縣城市建設破繭成蝶,逐步向千億工業新城、文明生態新城的奮斗目標邁進。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