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曉峰 通訊員 彭高鋒)大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是深化簡政放權的關鍵內容。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清費治亂,減輕企業負擔,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先后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44項、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15項。
大幅削減政府定價管理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全面梳理政府定價目錄內各項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進一步減少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全面放開具備競爭條件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降低部分實行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
全面清理取消違規中介服務收費。動員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對本領域中介服務收費進行清查,明確審批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委托開展的技術性服務活動,必須通過競爭方式選擇服務機構,服務費用一律由審批部門支付并納入部門預算;利用電子政務平臺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和辦理有關業務,不得以技術維護費、服務費、電子介質成本費等名義收取經營服務性費用。
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明確要求行業協會商會一律不得強制企業入會,不得利用行業影響力以評比表彰、評審達標等方式違規收費。會費檔次較多、標準過高的,要調整會費檔次、降低會費標準,鼓勵會費結余較多的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減免會員企業會費。對行業協會商會的經營性服務收費進行專項檢查,取消違規收費項目,降低不合理收費標準,切實規范協會商會服務收費行為。
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編制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清單,并向社會公示,實施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清單外的收費一律不得實行政府定價。同時,要求各收費單位必須在收費地點醒目位置公示其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監督電話等內容,并在本單位網站醒目位置同步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加強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監管。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各類服務性收費,服務主體要為委托人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不得在價外或合同外加收任何費用,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