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點單” 政府“上菜”
我市服務企業再加力
組建37個市直服務團,確定為96家企業解決149個問題
日前召開的2017年全市企業服務團提升年工作推進會,再次吹響我市企業服務團工作沖鋒號——37個市直企業服務團的163名機關干部將走進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重點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外部環境、人才用工、市場開拓、證照辦理等問題,著力補齊企業發展短板,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骨干企業培育整體突破。
精準幫扶
讓企業真正得實惠
近兩年來,各企業服務團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握精準幫扶內涵,破解制約發展瓶頸,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880多個,達到了“企業得實惠、干部轉作風、政府樹形象”的目的,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問題找得準。近兩年來,確定全市287家企業為精準服務對象,共涉及企業反映問題500多個。通過走訪、調查、部門反映等各種途徑,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明確各服務團的幫扶任務,做到有的放矢、精準發力。
干部配得強。選派與企業生產經營聯系緊密的對口職能部門組建企業服務團,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金融、發改、國土、能源等部門在幫扶工作中,自覺強化責任擔當,展現出企業服務團的過硬素質和優良作風。
工作抓得實。為防止企業服務團走過場、一陣風,不斷完善“周通報、月講評、季總結、年表彰”及督導獎懲等幫扶工作責任制,明確選派服務團有關部門的主體責任,增強干部主動作為意識,激勵干部擔當盡責。
我市近兩年的企業服務團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國務院督查組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省委辦公廳《工作交流》專題介紹了我市的經驗做法,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新華每日電訊》、《河南日報》等媒體相繼予以報道。
持續發力
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2015年是企業服務團啟動年,2016年是企業服務團深化年,今年是我市企業服務團提升年。為實現精準幫扶,切實提升服務水平,自今年3月開始,市委組織部、市工信委通過走訪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確定了市直96家企業為精準服務對象,需要解決的問題有149個。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我市堅持“企業點單、政府上菜”的原則,選派與企業生產經營聯系緊密的對口職能部門組建市直企業服務團37個,選派干部163名,提供點對點有針對性的服務。
豐富幫扶內容,在全面服務上下功夫。一方面是擴大服務范圍。在堅持對“工業1351工程”重點企業服務的基礎上,逐步把全市7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納入服務范圍。另一方面是開展技術幫扶。結合全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五個一”活動,幫助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解決技術革新、產品研發、人才培養、智力支持等問題。創新幫扶方式,在主動服務上下功夫。堅持把“雙送”活動作為企業服務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省、市有關惠企政策特別是支持工業經濟健康發展的30條措施宣傳到位、解讀到位、落實到位,讓好政策產生好效果。學習推廣市工商局、漯河供電公司服務企業的經驗做法,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建立領導干部、科室聯系服務企業制度,主動與企業對接,傾聽企業呼聲,認真梳理確定重點工作,逐項抓好落實。增強幫扶實效,在長效服務上下功夫。建立企業服務團微信公眾服務平臺,開通企業服務熱線,建立健全企業問題受理、調查、解決、反饋機制,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務企業綠色通道。圍繞支持工業發展30條,形成可操作、見效快的“1+X”政策體系,讓好政策真正落地、收到實效。
強化機制
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為切實幫助企業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確保企業服務團工作取得實效,今年我市還將著重建立落實多項制度機制。
建立聯合督查機制。市企業服務辦將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聯合進行日常督查,采取明察暗訪、不定期抽查等多種方式,促進企業服務團工作扎實開展,對服務企業好的典型予以通報表彰,對效果不明顯的服務團進行通報。建立市、縣聯動機制。把企業服務團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作為目標考核加分因素,嚴格考核獎懲,推動企業服務團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周通報、月講評、季總結、年表彰”制度和解決問題銷號制度。各縣區、各服務團明確專人每周至少報送一次工作推進情況,市企業服務辦利用手機報平臺對企業服務團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已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市企業服務辦進行銷號。
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對一些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明確主管領導,指定召集人、參與單位及人員,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究解決,發揮聯席會議的協調溝通作用,推動工作落實。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