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一區兩城一中心”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一支由團員青年組成的建設大軍,正高舉團旗跟黨走,圍繞大局建功立業,奉獻社會傳承文明……
2016年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團省委的正確指導下,團市委領導班子牢記組織囑托,不負青年期望,創新思路,加壓奮進,努力向市委和全市廣大青年交上一份滿 意的答卷。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青年就業創業、青年志愿者等一大批“青”字號品牌工作影響廣泛,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協會去行政化改革,實施了團干部聯系青年 “1+100”制度,共青團和志愿服務工作受到團中央、團省委表彰。
強化引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果
去年以來,團市委始終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選樹青少年先進典型為抓手,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堅定不移跟黨走。
廣泛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學雷鋒日、清明節、“五四”青年節等重大節日,開展“清明祭英烈”、“新團員入團宣誓”、“經典誦讀”等活動,6萬多人參加活 動。開展“我與漯河同歲 尋找最美青年”、“讀烈士遺書,爭做時代楷模”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堅定信念,奉獻青春,將個人的奮斗同實現“中國夢”密切結 合。
切實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舉行14歲集體生日和18歲成人宣誓儀式、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首次組建隊伍參加全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大賽,營造健康、高雅、和諧 的校園文化氛圍。其中,“漯河市中學生科技創新獎”評選項目榮獲“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示范競賽”獎,是河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團組織。舉辦法制專題講座、“禁 毒宣傳進校園”活動、“知心姐姐四進活動”,5.5萬名青少年受益。
圍繞中心,共青團品牌項目體現新作為
一年來,團市委圍繞黨政中心工作任務,堅持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大力實施“青”字號工程,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青年志愿者工作不斷深化。圍繞“兩城同創”、“環保攻堅”、“脫貧攻堅”等全市中心工作,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大型節會、認綠護綠、文明交通等活動,參與服務 志愿者近1萬人次。“久久愛心書屋”、“衣舊情深 愛心傳遞”衣物回收箱、愛心取水點,架起了一座座通往困難群體的橋梁。在第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 ,我市“禁毒第一課”項目榮獲銀獎,“樂動鄉村 關愛留守兒童”、“殘健融合共享藍天”和“936陽光助殘”項目榮獲銅獎;“樂動鄉村 關愛留守兒童”項目被團中 央評為全國30個“示范項目”之一;在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我市11個志愿服務項目分獲金、銀、銅獎,在全省名列前茅。
青年創業就業工作扎實推進。以助力青年脫貧攻堅為抓手,幫助青年獲得創業小額貸款1700多萬元,扶持青年220余人。舉辦互聯網+青年電商創業培訓班,培訓青年 1700多人。開展十大“青年創業之星”評選及巡講活動,引導帶動更多的青年投身創業創新行列。
希望工程工作不斷拓展。設立天衡希望工程教育基金和富平春希望工程教育基金,開展“一助一”希望直通車救助活動。通過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資助143名貧困大學生; 開展“溫暖冬天 點亮行動”捐助活動,資助學生4500多名。爭取團中央項目,在全市兩縣三區分別建立一個金星“手拉手紅領巾書屋”。
當好橋梁,聯系服務青少年拓展新渠道
團市委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搭建共青團與青少年聯系的橋梁,設立“團委機關開放日”,成立“共青團青年之家”,打通聯系服務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
實施團干部聯系青年“1+100”制度。全市各級團的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每名專職團干部、掛職團干部經常性直接聯系不少于100名不同領域的團員青年,從根本上克服 團組織“機關化、行政化、娛樂化、貴族化”現象,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全市87名專職團干部參與聯系青年11652人。
從嚴治團,團組織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團市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為全市共青團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全市76個單位進行了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開展鄉鎮團委“集中整建月”行動,在新社會組織中建立團的基層組織32個。扎實做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走訪座談 團干部和團員青年500多人次,問計黨政領導16人。開展各類培訓班28次,累計培訓團干部600多人。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