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市2016年度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綜合評價排序中,源匯區以35.20分的成績,居全市各縣區第一名。
榮譽可喜可賀,更來之不易。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源匯區上下的不懈努力。近年來,源匯區緊緊圍繞“四兩”發展布局,全面深化六大攻堅,堅定不移地抓招商上項目,抓平臺強載體,抓研判重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區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抓招商上項目
擴容提質“加速度”
清華紫荊科技創新園、頤高電商產業園、國藥醫藥產業園、大參林醫藥產業園等28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在源匯區陸續簽約落地。如今,穿行源匯大地,從塔吊林立的項目建設現場到機聲隆隆的沙澧產業集聚區,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和如火如荼的生產場景。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引擎。牽住項目“牛鼻子”,帶活發展“一盤棋”,在這一理念引領下,源匯區牢牢咬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不放松,并化作源匯區擴容提質發展的堅實步履。
2016年以來,源匯區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項目、上大項目,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和“項目建設百日攻堅”活動。
招商引資,“活”字當先。該區緊緊圍繞商貿物流、醫療器械、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和區域功能定位,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重點區域,采取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抓住一切機會找信息、引項目。鄉(鎮、辦)、園區和各有關單位落實“二分之一”工作法,主動出擊,在全區掀起了大招商、招大商熱潮
項目建設,“實”字兜底。源匯區堅持招引與建設并重原則,在抓好招商引資的同時,狠抓項目的落地建設和質量效益。全區各級干部把項目落地開工作為第一任務,把建成投產作為第一目標,全程跟蹤,強力攻堅。嚴格落實“四個一”工作法,做到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確保了項目快速推進。
抓平臺強載體
“兩區”崛起活力增
4月9日,在全省轉型發展攻堅推進會議上,源匯區特色商業區再次被評為全省“十先”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服務業“兩區”),沙澧產業集聚區榮獲全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稱號。
除了這兩大殊榮,源匯區特色商業區還先后獲得首批省級示范特色商業街區、省服務業特色園區、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沙澧產業集聚區獲得“河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河南省知識產權培育區”等十多項榮譽稱號,被省政府批復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輝煌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源匯區上下的辛勤付出。在“兩區”建設中,源匯區堅持強載體、聚產業,強力推進平臺建設,“兩區”建設碩果累累,成為沙澧大地的一張亮麗名片。在沙澧產業集聚區建設中,源匯區圍繞保星晉位,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力度,引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龍頭型科技企業培育。加快“五園一區”建設,積極探索PPP、金融投資、社會基金投資等投融資模式,提升配套功能,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步伐,促使產業集聚區形成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格局。目前,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127家,逐步形成了醫療器械、商貿物流、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集群。
在特色商業區建設中,源匯區以建設全省特色商業區典范和爭創“星級”特色商業區為目標,加快推進大漢河上街、民國河上街、炎黃河上街等項目進度,與絲綢之路淘寶街、大唐河上街連為一體,形成旅游雙環線,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域旅游新業態。注重發展以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引導傳統業態適應新業態,通過發展新業態來提升傳統業態,特別是加快頤高夢想電商小鎮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眾創空間,形成了新的商業發展業態。
抓研判重服務
創優發展“軟環境”
源匯在變:樓層越來越高,城市越來越美。如今,這是眾多源匯人的深切感受。
底子清才能方向明。源匯區加強研判、精心謀劃,不斷提升駕馭工作、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用科學發展的“巨筆”來“點睛”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用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集聚發展動力。
該區實行經濟運行分析機制、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信息通報機制、統計監測分析機制、督導問效目標考核機制等,定期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項目建設研判會等,分析研判全區經濟運行形勢、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找準癥結所在,做到了心中有數,胸有成竹,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同時,強化和完善重大項目縣級領導代理機制、重大項目聯席會機制、部門聯動服務項目建設機制,深入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打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確保項目建設不受干擾,順利推進。
發展無止境,奮斗無窮期。成績已屬過去,未來仍須努力。新的一年,源匯區將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百倍的干勁,為打造全市“首善之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