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深化六項重大攻堅為統攬,堅持不懈抓好發展載體建設,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我市堅持把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作為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推動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加快建設、完善功能、提升水平,更好發揮作用。
產業集聚區提質轉型。出臺產業集聚區提質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和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指導推動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始終抓牢項目建設中心任務,大力實施千億投資促進計劃,持續掀起投資熱潮,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55個,完成投資456億元、增長17%,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為產業集群發展、轉型升級增添了動力和后勁。產業培育更加有效,我市把裝備制造作為戰略支撐產業來抓,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產業規模,全年實現產值超過300億元,成為繼食品產業之后爆發力強、成長性好的第二大支撐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加值增長近30%,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0%、超過傳統產業。以醫藥和大健康、醫療器械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38.4%、43.4%和60.6%。依托鹽礦資源優勢,推進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著力發展醫藥中間體等醫藥精細化工產品,醫藥化工銷售收入增長81%。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實施以市場換產業,加快建設全省綠色建筑產業基地。
在特色主導產業支撐帶動下,我市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企業利潤等主要指標增速全省領先,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提升集聚區承載能力。籌建食品產業區域研發中心,建立保稅物流倉,建設辣椒、家電、汽車等一批專業物流園區,進口肉類口岸漯河查驗區進口業務量居全國內陸口岸第1位,集聚區研發創新、檢驗檢測、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職業培訓等新型服務功能日趨完備。
服務業“兩區”提檔升級。“兩區”成為帶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16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5%,增速和稅收首次超過工業。各類電商平臺企業達到38家,傳統工業企業電商應用率達60%以上,中國(漯河)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電商及配套企業200多家,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全市電商交易額增長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個百分點。電商速遞物流異軍突起,18家快遞龍頭企業扎推漯河,快遞業務量增長近一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兩區”完成投資220億元,從業人數達到4萬人,稅收同比增長30%。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提速擴容。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總規劃面積173平方公里,重點規劃建設多式聯運內陸港和臨港產業園、文化教育園、都市生態農業園。依托漯河港建設和水運、公路、鐵路等交通優勢,突出抓好占地17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園建設,打造全省唯一集公路港、水運港、鐵路港和信息港于一體的“四港”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