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周彥生藝術研究院、王拱璧故居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完善許慎中學配套設施和教學設備,做好教師招聘和招生工作;開工建設區中醫院,創建區人民醫院名牌科室兩個……翻開召陵區2017年“三名帶動”創業行動發展圖譜,讓人分外欣喜、倍感振奮。
召陵區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將“崇文尚德、務本圖強”的漯河精神發揚光大,并賦予其新的內涵,創新性提出“名人帶動、名校帶動、名醫帶動”策略,扎實有序推進“三名帶動”創業行動,為召陵區“二次創業”積蓄發展新動力。
創新思維
“三名帶動”激活力
新常態下,如何突破發展束縛?召陵區立足實際,以一切歸零的心態,全面吹響“二次創業”沖鋒號,并創新思維,實施“三名帶動”創業行動,為“二次創業”添火加薪。
召陵區成立“三名帶動”創業行動指揮部,下設“名人帶動”、“名校帶動”、“名醫帶動”三個創業行動領導小組,制訂臺賬,明確具體任務和完成時限,責任到人;加強過程管理,適時召開現場會、聯席會,及時研究解決創業行動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召陵區打破常規用人機制,引人才重學歷不唯學歷、重職稱不唯職稱、重年齡不唯年齡,優先為招引高層次人才辦理編制手續;實行柔性人才引進制度,吸引和鼓勵一批高層次文化、教育、醫療人才來召陵創業就業。試行名醫年薪制,實行學科帶頭人制,讓專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參加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帶教。
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召陵區還先后開展“十大名師”評選活動,年度全區名醫、名科評選活動,營造全區干部群眾積極參與“三名帶動”創業行動的良好氛圍。
體制活了,底氣足了,召陵區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
用活資源
轉型升級迎曙光
從北方的牡丹、楊柳到南方的木棉、三角梅,從姹紫嫣紅到淡雅清麗,國畫大師周彥生筆下的大千世界生機勃發。幾十年來,他潛心研究傳統工筆花鳥畫,形成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在花鳥畫領域影響巨大。
作為國畫大師周彥生的故鄉,召陵區充分發揮“名人帶動”作用,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新興文化強區。如今,周彥生藝術研究院一期已建成,計劃今年夏季開始招生;二期展館建設已完成。同時,周彥生美術館效果圖已初步完成,建成后將集展覽、研究、教育、交流、收藏為一體,成為弘揚傳承周彥生工筆花鳥畫藝術的重要平臺。
如今,在召陵區,王拱璧故居重建工程、雪霽花海婚慶小鎮項目、汽車越野賽項目、區檔案館改造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項目正加速推進,“名人帶動”創業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在“二次創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召陵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找準跑道,用活資源,迎來曙光,畫出了一道漂亮的上升弧線。該區加大文化旅游產業投入,在強化相關項目建設基礎上,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征集本地名人突出工作事跡、字畫,建立召陵區名人檔案。發揮名校名師帶動作用,開工建設北京語言大學附屬學校、鄭東小學漯河分校項目;完善許慎中學配套設施,做好教師招聘和學生招生工作。認真實施“名醫帶動”戰略,開工建設區中醫院,力爭2017年創建區人民醫院名牌科室2個,引進1~2所外地特色專科醫院,引進副高以上職稱醫學專家2名,招聘研究生以上學歷醫生2名,培育名醫3名。
把握先機、主動作為,加快“三名帶動”創業行動,積蓄發展新動力,召陵區邁出了扎扎實實的一大步,全區“二次創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