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購買服務讓更多特困、失能老人生活得更好,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對困難群眾先進行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讓更多的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得到救助……3月23日,記者從我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出臺更多惠民措施,讓更多的困難特殊群體受益,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
養老:讓晚年生活更幸福
今年,我市將根據國家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力爭養老服務業改革有較大進展。在高齡補貼、失能困難老人護理補貼、養老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推動縣(區)政府為特困、失能老人購買養老服務。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支持興辦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老年活動中心等,不斷完善運營管理長效機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50%以上,建設農村幸福院100個左右;指導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社會辦養老機構有新的發展。
此外,我市還將支持民間資本對閑置的社會資源整合改造,用于發展養老服務業;繼續開展養老機構管理服務人員培訓,大力培養老年護理和老年服務專業人才。
救助:溫暖每一個貧困群眾
今年,我市將繼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農村低保政策與扶貧開發相關政策的有效銜接、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攻堅。繼續開展低保第三方調查評估工作,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出臺低保對象認定辦法,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我市還將出臺相關政策,明確基本生活供養標準和護理標準;對特困人員進行排查認定,原農村“五保”對象直接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將城市“三無”人員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推進敬老院公建民營改革試點,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敬老院建設,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
對因病致貧的家庭,我市將開展醫療救助與臨時救助聯動試點工作,對符合醫療救助政策的困難群眾先進行臨時救助,再進行醫療救助,最大程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負擔。積極推進“救急難”工作,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救助需求。
福利:助孩子快樂成長
2017年,我市將堅持“兒童優先”原則,統籌推進全國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深化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在總結推廣臨潁縣3鄉50個村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試點工作擴大至臨潁全縣和舞陽縣新安、姜店59個村,進一步完善兒童福利服務網絡體系,使更多的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得到救助;保護兒童合法權益,基本建成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的兒童福利服務網絡。
此外,我市將提高殘疾人社會福利水平,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足額按時發放補貼資金。積極探索慈善事業參與方式,建成三到四個慈善超市。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