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燃煤散燒管控現場會在郾城區召開,郾城經驗在全省推廣;完成32臺鍋爐的拆改任務,占全市的73%;完成512家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電氣化改造”,揚 塵污染治理成效顯著;重泰建材“全過程封閉、零污染生產”模式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標桿;重拳出擊整治經營秩序,黃河廣場夜市華麗轉身,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翻開郾城區2016年環保攻堅和“兩城同創”成績單,令人振奮,鼓舞人心。
三月春潮涌,揚帆再起航。日前,在郾城區2017年環保攻堅暨“兩城同創”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王迎波表示,2017年,全區要發揚“釘子”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實行 精準整改,高標準、嚴要求,出重拳、下狠手,堅決打贏環境保護和“兩城同創”攻堅戰。
攻堅克難 砥礪奮進結碩果
“多年‘腸梗阻’,今朝成通途。”清晨,走在昆侖路上,曾經在全市出了名的“馬路市場”不見了,道路變得干凈暢通,群眾對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贊不絕口。
昆侖路發生的巨變,只是郾城區環保攻堅暨“兩城同創”工作的一個縮影。2016年,郾城區攻堅不畏難,打出“組合拳”,奏響了環保攻堅、“兩城同創”最強音。
郾城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牽總的組織機構,副書記牽總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縣級干部分包抓,形成了有史以來的“最強陣容”。同時,抽調精兵強將,成立攻堅辦 、“兩城同創”辦,各鎮(辦)、相關職能部門大員上陣、全員參與,形成了攻堅克難的良好態勢。在財力投入上,兩項工作投入資金均在億元以上。
全區各級干部深入一線,大力宣傳,劃片監管,強力執法,圓滿完成了春節期間禁燃禁放任務,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城區19條主次干道機掃率達到90%以上, 道路保潔達到每天6次。物業管理實現全覆蓋,改變了292個老舊小區多年沒有物業管理的狀況。城市經營亂象得到遏制,全區“七小”行業整治達標率達95%。“污染圍 城”治理成效明顯,取締了石槽趙、李盤莊等村莊占地500畝的三個廢品收購場院,整治垃圾死角95處,清理各種垃圾1200余噸。潁河斷面水質達標實現歷史性突破,全 面扭轉了環境惡化趨勢。郾城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全年共受理案件4萬多件、結案率達98%,在規范城市秩序、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乘勢而上 出新出彩再發力
今年是全市“兩城同創”的“大考”之年,也是全市環保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郾城區的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環保攻堅和“兩城同創”的出發點和最終的落腳點 ,就是通過攻堅突破,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提升群眾的文明素質,增強城市對內的舒適感、對外的美譽度,讓廣大群眾活得舒心、過得愉快。
站位新起點,謀求新跨越。2017年,郾城區將乘勢而上,精準聚焦,發力三大“主戰場”,拉開環保攻堅暨“兩城同創”出新出彩的新一輪大幕。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持久戰。抓好揚塵污染治理,落實“六個百分之百”揚塵防控措施;抓好工業污染治理,不斷加強印刷、化工等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抓好燃 煤污染治理,爭取今年入冬完全禁止劣質散煤的銷售和使用;抓好“小散亂差”企業治理,在建成區以外規劃建設廢品收購市場;抓好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堅決杜絕露天 燒烤;抓好機動車污染治理,確保9月底前全面淘汰剩余黃標車,杜絕黑加油站回彈現象。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河長制”為牽總,抓好關鍵任務。全面取締網箱養魚。綜合整治面源污染,確保禁養區內所有畜禽養殖場全部關閉或搬遷;分類處置農村生 活廢水和養殖廢水。綜合整治柳支河、蜈蚣渠、塔河、洄曲河等河流。強化涉企污染防治,確保轄區企業達標排放。著力消除黑臭水體。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實現 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加強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和管理。
打好“兩城同創”決勝戰。突出抓好“五項整治、一個提升”。整治“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徹底清除衛生死角;整治老舊小區,力爭今年完成100個左右老舊小區治 理任務;整治“七小”行業,力爭全區“七小”行業達標率達98%以上;整治“兩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制止苗頭;整治市容秩序,聯合執法,錯時監管,確保 城區形象持續提升;提升市民素質,加強城市意識、社會公德等方面宣傳教育,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人勤春來早,攻堅正當時。2017年,在全市環保攻堅暨“兩城同創”征程中,郾城區將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真正實現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 化。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