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7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對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進行了部署,這對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心聚力、迎難而上,全力促進經濟穩步向好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近日,市工信委主任魏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魏信說,市工信委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全面深化六項重大攻堅為統攬,繼續深化“工業1351工程”,啟動實施“十百千”億級企業培育工程,強力推進工業優化升級和骨干企業培育,深度推進“兩化”融合,全面深入做好企業服務,克難攻堅,真抓實干,確保全市工業健康平穩發展。
具體工作中,市工信委一方面將提升存量穩增長,以鞏固提高傳統動能防止工業下滑,為工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爭取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將優化增量促升級,以培育新動能為增強工業整體活力、競爭力備足后勁。
抓調整,促升級。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分產業實施優化升級工程,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傳統企業改造升級,增強發展新動能。實施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培育行動,做大做強現有優勢企業,壯大育強電子信息產業群體,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促進綠色建材、鋼結構和鋁型材以及新能源汽車項目盡快形成產業優勢。制訂我市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方案,積極幫助企業開展對接合作,擴大工業規模,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造各類優勢產業集群,為工業注入新的動能。
穩增長,保態勢。著力深化技術改造、食品產業高端化發展、裝備制造業振興、“兩化”深度融合和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等各項行動,尤其把企業服務作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持續深化。在規模以上企業中開展工業“穩增長、提質量、增效益、防風險”活動,適時召開經驗交流分析會,實施企業脫困發展行動,促進工業提速增效。落實企業人才引進和大學生就業補貼政策,積極向上協調爭取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優化全市運輸資源配置,適時組織召開大中小型企業管理經驗交流會,降低企業人力、要素使用和經營管理成本。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系列展銷會、訂貨會和貿易洽談活動,開展“漯河產品通天下”工業企業與電商系列合作等活動,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擴規模,育骨干。實施“十百千”億元級企業培育工程,努力培育銷售超10億元、100億元、1000億元的骨干企業群體,力爭5年內培育出銷售超10億元的企業30家、超百億元的企業2家、超千億元的企業1家。積極爭取國家、省更多的政策性資金、基金,推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上新項目。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制訂培育計劃,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分批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企業家隊伍。
抓融合,增動能。實施“互聯網+”工業行動計劃,開展互聯網與工業企業融合創新試點,建設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中小企業、創客對接的工業創新平臺,以雙匯等食品龍頭企業為重點實施“互聯網+”食品專項計劃。提升工業智能化水平,研究制訂“機器換人”計劃,實施老舊生產線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工程,開展工業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普及提升行動,實施百家“數字企業”創建工程,促進企業產銷模式創新。
抓服務,破難題。啟動開展企業服務“雙送”行動,著重破解企業政策、資金、項目、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的難題。持續深化創新企業服務團工作,在服務內容上努力實現對全市所有企業全覆蓋,在服務方式上努力實現由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轉變,在服務時效上,努力實現由短期服務到長效服務的轉變。建立企業服務長效機制,實現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并對問題辦理情況進行跟蹤問效,促進全市工業健康平穩發展。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