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萬家團聚的時候,但在我們周圍總有一群人舍小家,為大家,用他們的堅守詮釋責任與義務。這其中就有廣大醫務工作者,他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寫著“醫者仁心”。
龍翠英是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的一名醫生,見到她時,她正在電腦前查看病人的檢查結果,認真的表情讓記者不忍心打擾她。看完病人的檢查結果,龍翠英立馬喊來病人家屬,拿出檢查片子,詳細的為病人家屬講解著病人的病情,并告訴他,病人的情況逐漸開始好轉,這也讓病人家屬松了一口氣。結束了談話,龍翠英重新回到電腦前,接著看起了病人的病例。提起過年,龍萃英最大的感觸就是,越是過年越是忙碌。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龍翠英:咱們過年一般都是這種危重的病人特別多,因為咱們神經內科病區,是以腦血管病為主的,腦血管病本來在這個冬季都是一個高發病,尤其是春節,見親人,情緒比較激動啊。可能犯病的都會更多,所以,每年過年過節,我們這里的工作量都非常大。
父母一年比一年年邁,作為女兒也想多回家陪伴他們,但是作為醫生,龍翠英明白肩上承擔的責任,她必須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治病救人上,這是她簡單的信仰。大家、小家不能兩全,這讓龍翠英有很多的遺憾和內疚。平日無法常伴父母左右,過年也經常不能與家人團圓,龍翠英只能打電話給父母。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龍翠英:會給他們說,但是他們也比較理解吧,因為咱們選擇了這個工作,可能就意味著平常更多的一個付出吧,家里還是比較理解的,但是自己感覺確實心里有愧,因為不光是過年過節回不去,有時候基本上,一年可能沒有回去一次的機會,這是真實的情況。
每年過年,丈夫都會帶著孩子回老家,而龍翠英因為值班的原因,只能一個人在漯河度過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孩子,應該是每位母親最柔軟的心事,而作為醫生,陪伴病人的時間遠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長,沒能參與更多孩子成長的時光,是龍翠英最遺憾的事情。今年大年初一,龍翠英要在值班中度過,而孩子要會到漢中老家和爺爺奶奶團圓,提起孩子,這位白衣母親忍不住心里的愧疚,一度哽咽起來。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龍翠英:基本上就說,肯定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啊,但是因為小孩十來歲了,也比較理解咱們的工作吧,也知道爸爸媽媽經常加班,就是基本上不能陪伴他,所以就說,但是心里感覺就是對不起小孩,沒有更多是時間陪伴他.
“忙碌”一詞,醫護人員一年365天都在體驗著。春節期間,這種感覺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更強烈。在醫院,沒有熱熱鬧鬧的春晚,沒有與家人歡聚的年夜飯,有的只是為搶救患者爭分奪秒。今年的大年初一,龍翠英和她的同事又將在值守中度過。而他們的值守,他們的呵護,讓萬家團圓,萬家安康。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