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市堅持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深化六項攻堅為統攬,堅持擴投資、降成本、強服務、激活力,多策并舉、綜合發力,推動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前10個月,我市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做大加法,著力擴大投資。我市先后在春季、麥收后和11月份組織三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累計開工重點項目220個,有力支撐了經濟發展。同時,積極擴大投融資力度,促進民間投資進一步活躍。相繼出臺《關于鼓勵我市企業上市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引導社會投資的若干意見》、《關于印發鼓勵和扶持漯河市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暫行辦法的通知》等,著力擴大直接融資。今年前9個月,全市貸款余額638.8億元,同比增長26.6%,增幅全省第一。在創新投融資方面,我市設立了生物醫藥創投基金、食品產業發展基金、小微企業發展基金、產業投資基金、養老產業投資基金、高技術服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中小企業信貸周轉基金、中小企業擔保基金等;引進了民生銀行、鄭州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包商村鎮銀行、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玉川村鎮銀行等相繼入駐,實現了村鎮銀行全覆蓋;相繼推出專利貸、科技貸、稅易貸、逸貸公司卡等一批面向小微企業的創新性金融產品,設立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有力推動了工業經濟發展。
做好減法,努力降低企業成本。組織召開全市穩增長保態勢擴投資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穩增長保態勢若干政策措施》、《河南省降成本專項方案》等相關文件規定,通過取消出境商品檢驗檢測費、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減免小微企業稅等措施,降低企業各項費用近3000萬元。同時,我市出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實施方案》等,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
做強乘法,持續搞好企業服務。出臺《漯河市支持工業經濟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積極組織發改、科技、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深入產業集聚區開展涉企政策宣講,將惠企政策送到基層一線,打通政策落實“最后1公里”。深化企業服務,以“工業1351工程”企業為重點,選派308名市直機關干部組建101個企業服務團,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有效幫助企業協調要素保障、經營環境、項目建設、市場開拓等各類難題450多個,受到了項目單位和企業好評。
做優除法,深化改革激發活力。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認真落實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繼續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推行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加快推進企業注冊登記電子化,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自2016年12月1日起,我市開始全面推行 “兩證整合”登記制度,實現個體工商戶注冊最大程度便利化。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