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主體是人,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在人、關鍵靠人。
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必須著力壯大骨干隊伍,鍛造基層高效能治理的硬核力量。必須抓好“有人干事”這個根本,打造靠得住、頂得上、過得硬的基層干部隊伍。必須持續抓好為基層減負增效,“壯馬輕車”,激發高效能治理活力。必須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動員群眾廣泛參與,為高效能治理凝“新”聚力。
基層強不強 關鍵在“頭羊”
黨員干部是基層治理的“領頭羊”,帶頭越好、本事越硬,黨組織就越凝心聚力,基層治理就越堅強有力。
開封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金明池街道金康社區以前有8個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很多居民私搭亂建,小區臟亂差。2018年,劉芳到這個社區任黨委書記后,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拆除自家的違章建筑,解決了居民反映強烈的電動車充電難題,修復樓頂解決120戶房屋漏水的問題,“老大難”小區變成了和美小區。
金康社區的蝶變,生動地印證了“領頭羊”的關鍵作用。一個鄉村的發展瓶頸如何破解、一個社區的內生動力如何激活,考驗的就是基層干部的實干精神和創新能力。
要抓好“選育管用”關鍵環節,著力鍛造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素質能力過硬、堪當時代重任的“硬核”基層高效能治理骨干隊伍。
鄭州市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文雅,在基層社區工作18年,對基層工作有感情,對基層治理有方法,在小區創造性地開辦了雅居集市,成為小區居民和周邊群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活動場地。去年,她被鄭州市評為“金牌社區書記”,還為其他社區新上任的黨支部書記上課培訓,傳經送寶。
有為才有位?;鶎痈刹恳坏炔豢?,主動作為,真抓實干,切實想辦法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提高“看家本領”。
減負“壯馬” 推動治理高效能
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鶎痈刹抗ぷ魅蝿辗敝?,只有切實為基層減負,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如今,歷經摘牌減負,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有更多時間為民解憂,有更多精力謀劃鄉村和社區的發展。
“現在,省里明確了基層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哪些,村里就能積聚力量,聚焦主責事項,解決群眾的關切事。”信陽市浉河區東雙河鎮何塆村黨支部書記付業軍說。村莊利用區位好、交通便利的優勢,發展倉儲物流產業,如今已入駐26家倉儲物流企業,村集體年收入超過50萬元。
基層治理出現低效能,有“小馬拉大車”、負擔過重的問題,也有“馬瘦”“馬弱”的問題。因此,減負的同時,“壯馬”也勢在必行。
一種路徑是“換”,換“瘦馬”“弱馬”為“壯馬”,這是最直接高效的辦法。庸者下,能者上,不換頭腦換位置,才能讓基層充滿活力和動力。
一種路徑是“馴”,把“瘦馬”“弱馬”馴成“壯馬”。去年,鄭州市舉行全市社區工作者技能大賽,1.3萬多名社區工作者參加群眾工作協調、應急處理等8種能力的實戰比賽,全員練兵,很多社區工作者的能力顯著提高。
還有一條路徑是“擴”,擴大基層工作者隊伍。我省各地選派年輕的機關干部下沉社區,既鍛煉了年輕干部,也解決了基層人才短缺、幫助群眾解決了急難愁盼問題,一舉多得。
去年7月,鶴壁市淇濱區機關工作人員趙珂,下沉黎陽路街道長城社區工作。他走訪時得知居民家電器壞了修理不方便,便將情況反映到社區。后來,社區在一個小區南門口設立綜合維修服務站,一站式解決居民家電維修問題。
減負、“壯馬”進一步激發基層干部的工作熱情,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更好地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內外發力 構建基層治理合力
實現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單靠基層干部職工,終究力量單薄。如今,群眾對高品質生活有更多的新期待、新需求,基層必須集成各類民生服務,創新社區服務模式,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讓“小舞臺”發揮“大作用”,形成黨建引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居民自治的基層社區治理模式,推動更多人參與基層治理,形成基層治理合力。
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在減負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加法”。
“加”新就業群體。通過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把黨的聲音和關懷傳遞到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中去,讓黨員主動亮明身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及時收集安全隱患等各類問題線索,發揮“民情前哨”的作用。
去年8月,28歲的快遞員朱楓在南陽市宛城區一個小區6樓送快遞時,聽到有個小孩兒喊“救命”,他循聲敲門,小孩開門后,他看到有老人昏倒在地,趕快撥打“120”,老人得到搶救。后來,社區創新社會治理,他成為一名網格員參與社會治理。
“加”志愿服務人員。推廣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等“五社聯動”模式,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如今,全省3.6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1400萬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正下沉基層、融入治理。
“加”社區居民,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社區中人才濟濟,讓這些人才參與基層治理,對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必然起到積極作用。
人心齊,泰山移。全力鍛造基層治理過硬干部隊伍,上下擰成一股繩,大家一條心,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