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各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改革落地,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集聚效能。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糾正行業壟斷、市場分割、妨礙要素平等獲取等不公平做法,破除隱性壁壘,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
民營經濟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其發展態勢關乎經濟大局。2024年,全國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持續發力,成效顯著,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夯實民營經濟發展根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茁壯成長的土壤。加快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對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創新、降低市場運行成本、促進公平開放競爭、推進公正高效監管、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去年7月,河南省印發《扎實推進2024年下半年經濟穩進向好若干措施》,其中明確指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清單化落實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108項重大任務,出臺實施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調查處理辦法。出臺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跨部門信用修復協同機制,運用專項信用報告代替重點領域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十四五”時期是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為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五年。河南要立足發展基礎,把握形勢變化,持續在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領域攻堅克難,以“環境好”體現“制度優”,以“硬措施”托底“軟實力”。此外,還需持續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破各種隱性壁壘,在市場準入、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讓民營企業能夠在公平的賽道上參與競爭。
激發投資熱情,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動力。民營經濟的活力與投資熱情緊密相關。一方面,要加強政策引導,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政策工具,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在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投資。例如,對投資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民營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和資金支持,引導企業順應產業升級趨勢,積極布局新賽道。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民營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積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民營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直接融資,為民營企業投資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加強對民營經濟重要性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民營經濟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民營企業的社會認同感,激發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和創業熱情。
共享創新發展成果,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質量。創新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共享創新發展成果是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搭建更多的創新平臺,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支持。例如,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促進高校、科研機構與民營企業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向民營企業轉移轉化。同時,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研發投入達到一定比例的民營企業,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政策扶持。
此外,還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民營企業的創新成果,讓民營企業能夠在創新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通過這些措施,讓民營企業在創新發展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共享創新發展帶來的紅利,實現從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升級。
總之,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投資熱情、共享創新發展成果是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各地應結合自身實際,持續深化改革,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