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因食品聞名。這里培育了大企業、大品牌,也滋養了供應端、下游鏈。走進漯河,能管窺食品產業轉型發展的清晰脈絡。尤其近年來,漯河市發力“三鏈同構”,持續提升食品產業競爭力。
何為“三鏈”?即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市場監管部門如何助推“三鏈同構”?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煒一語中的:“‘同構’連成環,環環相交落點在食品安全。”從布“點”、拉“線”到繪“面”,漯河以標準為引領,強鏈、補鏈、聯鏈,賦能綠色食品產業生態,保障食安不“斷鏈”。
服務“強鏈”
潤滑油和食品安全扯上關系,曾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關聯大著咧。”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科科長張曉亮直言,食品企業的生產設備都會用到潤滑油,生產過程中如果有潤滑油滴入食品中,勢必對食品安全造成威脅。
怎么解?河南倍佳潤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佳科技)研發的食品級潤滑油攻克了這個難題。
“養在深閨人未識”。倍佳科技所在的園區,匯聚了雙匯、可口可樂等大型食品企業,讓這個專注高端潤滑油研發生產的“隱形冠軍”顯得格外低調。
低調在2017年8月17日被打破。倍佳科技在這一天宣布,旗下食品級潤滑油獲得國際雙認證,填補國內空白,成為亞洲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獲得國際雙認證有多難?倍佳科技董事長胡紀根介紹,目前,對食品級潤滑油開展國際公認的權威機構為全球公眾健康和安全組織(NSF),所謂雙認證即必須通過其H1(生產配方)認證和ISO21469(生產體系)認證。目前取得雙認證的企業,全球一共17家。
走進倍佳科技,不大的廠區,工整清潔,淡淡的香甜味,讓人疑惑這到底是一家食品企業還是潤滑油企業。生產車間,全流程標準化智能化生產,鮮見工人忙碌。“賣油的,身上不見油。”在倍佳科技,這句話得到了有力佐證。
如今,雙匯等食品企業不用再千里迢迢從國外進口食品級潤滑油。往事如煙,在夜以繼日的奮斗中,今年已61歲的胡紀根更多的是感恩。“公司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市場監管局的幫扶。”他說。此言不虛,漯河市市場監管局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幫助490家食品企業建立原材料驗收、質量追溯等一系列質量管理制度。前不久,胡紀根專程來到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送上感謝信和錦旗,表達謝意。
如今,在漯河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由倍佳科技牽頭起草的食品生產企業潤滑劑使用劑指南正在制修訂中。“要為中國食品安全貢獻力量。”胡紀根自豪地說。
品牌“補鏈”
和食品級潤滑油一樣被國外“卡脖子”的,還有益生菌菌粉的研發生產。
走進漯河微康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漯河微康)生產車間,從原料投入到灌裝,全程智能化,無需人接觸。據公司董事長助理馬張良介紹,企業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還實現了生產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
如今,在漯河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漯河微康已申報各項專利100余項,授權14項,志在打造行業知名品牌。
“為傳統食品產業賦能升級,提升了附加值。”漯河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徐自臣說。在他看來,漯河微康補上了“三鏈”中的重要一環——價值鏈。
附加值到底有幾許?漯河小帥才食品公司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雪米餅產品中添加益生菌,售價翻倍仍暢銷,堅定了合作信心。如今,雙方聯合推出多款益生菌新品,產能效益得以雙贏。
在漯河市市場監管局和當地政府的“牽線”下,目前,漯河微康已與50余家食品生產企業達成合作,產品覆蓋火腿、薯片、牙膏、乳酸菌飲料等,并與葵花、拜耳等知名藥企合作,聯手打造綠色大健康產業品牌。
今年6月,漯河市郾城區印發通知,支持“益生菌+”健康食品產業加快發展,大力培育“益生菌+”健康食品品牌,力爭2025年“益生菌+”健康食品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標準“聯鏈”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7月6日,調味面制品行業標準對外發布,標志著“辣條”行業規范化發展有了統一標準。
參與標準制定修訂的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對標準的賦能深有體會。從傳統認知的“不健康”,到市場的走紅,衛龍在標準的加持下不斷“正名”。
同樣被“正名”的,還有色素。作為天然色素行業領軍企業,地處臨潁縣的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標準的加持下,依托辣椒、梔子等原料,研發出各類天然色素,吸引知名企業競相搶購,為食品安 全添加“色彩”。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漯河市除了“市長質量獎”外,還設立了“市長標準獎”,對實施標準化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單位一次性獎勵50萬元。并通過頂層設計,建立標準化工作新格局,為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積蓄動能。
近年來,雙匯集團參與制定修訂國家食品安全標準27項,主導5項;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制定修訂國家食品安全標準12項,主導3項。目前,漯河市共有企業標準1378項。
隨著漯河市標準化戰略的深入實施,漯河吸引了美國嘉吉、臺灣旺旺、統一、中糧等600余家企業前來投資興業。楊會玲 毛淵磊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