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經過無數次修改、征求意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每一個字都意義非凡,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梳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發現,這些與河南有關的重點工作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里。圍繞這些工作,河南目前進展如何?有哪些規劃?
關鍵詞:大都市圈建設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國務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十三五”期間,鄭州實現了經濟總量達到1.2萬億左右、人口破千萬,市域城鎮面積突破10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2021年1月,《中共鄭州市委關于制定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布。《建議》提出,“十四五”期間,鄭州將繼續推進鄭州大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深化與沿黃城市群合作發展。發揮好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深度推進鄭開同城化,高標準規劃建設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加快推進鄭許、鄭新、鄭焦協同發展,引領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2021年河南省兩會在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時指出,突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按照黃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灘”、受水區“織網”的思路,分區分段、因地制宜推進流域生態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率先實現鄭汴洛段全線貫通。
對影響黃河生態的企業和項目進行嚴格控制、適當調整,嚴禁在沿黃生態廊道周邊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干支流后續防洪工程,加快推動貫孟堤擴建工程立項,謀劃推進溫孟灘防護堤加固、黃河下游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工程。
“十四五”期間,河南將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完善“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確保黃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
具體到鄭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林業局了解到,今年,沿黃生態廊道提升工程一期將以綠化提升工作為重點,爭取4月底前完工;二期以景觀節點、服務設施、文化體驗、標識系統等基建施工為重點,爭取6月底前完工;東三環以西至江山路核心區段,4月底前基本建成。“兩帶”建設方面,通過實施邙嶺綠化提升、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完成“沿黃生態帶”綠化面積2300畝。
關鍵詞:中部崛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國土面積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區位重要。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無疑給中部六省發展再次注入強心劑。
“十三五”期間,河南綜合實力實現重大跨越。全省生產總值先后邁上4萬億元、5萬億元兩個大臺階,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財政總收入超過6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1萬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突破7萬億元、6萬億元。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國家戰略疊加實施,“五區一群”等國家戰略平臺加快建設,河南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河南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一是全國新增長極培育實現更大跨越。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再邁上兩個新的大臺階、年均增長6%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中原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經濟強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二是中西部創新高地建設實現更大躍升。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2%,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件,創新型省份和人才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走在中西部前列。
關鍵詞: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黑土地保護工程,確保種源安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
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堅守耕地紅線,事關全省乃至全國糧食生產能力和基本安全。過去五年,河南糧食產量連續跨上突破6000萬噸臺階,用占全國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產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糧食。
耕地紅線不能碰,“中原糧倉”河南未來將怎么做?
2020年底,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實施“六嚴禁”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六嚴禁”分別是: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嚴禁違法違規批地用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
責任編輯: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