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2月9日報道稱,就在埃隆·馬斯克強大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呼嘯進入太空幾天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批準開發俄羅斯下一代巨型火箭的命令。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多年來一直在等待克里姆林宮的這項命令,該命令將批準開發所謂的“超級巨型火箭”。
在沒有大事聲張的情況下,俄羅斯航天局9日發布了一項簡短的聲明,稱普京已在“本周”簽署了開發超重型類別火箭的文件,這種火箭將以俄羅斯全新的東方港航天發射場為基地。以下是關于俄羅斯大火箭宏偉夢想的情況。
飛天巨獸重生
俄航天局稱,負責俄羅斯載人航天飛行的能源火箭太空公司將是該火箭的主要開發商。總部在南方城市薩馬拉(即“聯盟”號火箭的制造地)的進步國家科研生產航天火箭中心將作為該項目的主承包商。
這兩家公司基本上就是上世紀80年代支持開發蘇聯N1“月亮”火箭和強大的“能源”超級火箭的企業。與命運多舛、墜毀事故頻發的N1火箭不同,“能源”火箭在1987年和1988年進行了2次基本成功的飛行。
這兩次飛行中的第二次把“暴風雪”號軌道飛行器——即蘇聯版本的航天飛機——發射上天。之后重100噸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在跑道上進行了全自動降落,成為蘇聯1991年解體之前其航天計劃的最后一項成就。
自從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天工程師們一直夢想重新制造強大的“能源”火箭,或者設計一種更出色的火箭。他們在2014年初曾經接近于重啟該項目,當時在索契冬奧會后的余暉中,一項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計劃原本預料會成為國家新的重大目標。但幾周后烏克蘭東部開始醞釀沖突。這場仍在進行的戰爭,加上盧布的貶值和西方的制裁,讓該火箭計劃遭到擱置。
新的重型火箭之夢
盡管俄羅斯的火箭開發陷入停頓,但世界卻在繼續前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發了“獵鷹重型”火箭,并計劃建造更大的BFR火箭。美國航空航天局繼續致力開發SLS重型火箭,而中國也對大型火箭表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現在,克里姆林宮斷定恢復其大型火箭野心的時機成熟了。
普京在“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前夕簽署批準開發超級重型火箭很可能是個巧合。即便如此,這也凸顯出莫斯科追趕正在出現的航天競賽的迫切愿望。普京大膽而昂貴的舉動出現在俄羅斯航天計劃的低谷時期:一連串無休止的失敗、長達數年的項目推遲以及腐敗丑聞顯示出俄羅斯航天業內部持續的技能失常跡象。
迄今為止,糾正這種狀況的所有努力所產生的結果好壞參半,有跡象顯示這種危機實際上正在加深,尤其是俄羅斯在國際發射市場上面臨艱難爭奪的情況下。建造超級重型火箭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爭議性途徑。盡管一個高知名度的昂貴項目將給陷入麻煩的航天業帶來活力,但是其圓滿完成遠非定數,即便俄羅斯在進入太空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不登月,即告吹
俄羅斯航天局為了避免出現貪多嚼不爛的狀況,這項戰略呼吁制訂發展超級火箭的漸進線路圖。首先,將采用現有發動機在2022年前開發出被稱為“聯盟-5號”的中級別運載火箭。下一步是把多枚“聯盟-5號”的推進級組合在一起,以組成巨型火箭的基礎。俄羅斯航天局稱,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的話,巨型火箭將在2028年前后發射升空。
這個太空巨人將能把90噸貨物運送到地球同步軌道,把至少20噸貨物送入月球軌道。相比之下,美國航空航天局的SLS火箭據報道將擁有70噸的運載能力,未來計劃把這一能力提升到130噸。
這將帶來另一個問題:俄羅斯究竟要用這樣一個巨獸發射什么?該火箭對于任何商業或軍事用途將顯得過于龐大,因此在沒有雄心勃勃而又代價昂貴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情況下,這種超級火箭可能遭遇與它的蘇聯時代前輩們相同的命運。
這就是為什么俄羅斯工程師們眼下正在考慮月球基地設計的原因,而國際合作可能有助于讓不同合作伙伴分攤費用。但是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這件事遠遠無法確定。目前俄羅斯的航天戰略希望在2030年左右把其新火箭降落到月球的表面。(曹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