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西警方證實國內兩大肉類加工企業涉嫌出售劣質肉制品并買通政府監管人員后,這樁欺詐、行賄案不斷發酵。巴西食品公司(BRF)的一名高管18日向警方投案。
因牽扯國內外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決定19日緊急召開內閣會議,討論事件應對方案。特梅爾同一天還將會見國內肉企高管。
不過,涉案的兩大肉企巴西食品公司和JBS公司迄今均未承認出售劣質肉,并且雙雙于18日向巴西多家媒體投放廣告,強調自身清白,稱其產品經得起考驗。
【嫌疑人自首】
巴西警方18日扣押了巴西食品公司分管政府關系的高管羅內·諾蓋拉。
諾蓋拉當天從南非回國后便向警方投案。警方懷疑諾蓋拉與他人討論過該如何行賄衛生部門官員,而其中一名受賄者曾幫助這家企業設于戈亞斯州的工廠免遭停業。
警方17日證實,經過大約兩年的偵查,已經確認多家企業售賣過期變質肉類食品,并就此開展進一步大規模調查。
正在接受調查的21家企業中包括巴西食品公司、JBS等大型跨國企業。據查,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給過期變質的肉添加化學物質,用以掩蓋其不良氣味和改善色澤,給牛肉注水以增加重量,在雞肉里摻雜粉碎后的紙板,在香腸里加入豬頭肉等。這些產品除了在巴西本國市場銷售外,也有部分流向其他國家。
根據巴西農業部的說法,27人正遭警方緝捕,另有33名政府官員被撤職。調查顯示,多地的農業部門官員因收受賄賂而未對變質肉產品進行有效檢查便發放銷售許可證。
另外,涉案的一處巴西食品公司雞肉加工廠和2處Peccin公司肉類加工廠已被勒令關停。
【內閣急開會】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肉制品生產國之一。此次肉企所涉欺詐、腐敗案也影響到該國肉制品在國際市場的形象。
按巴西警方的說法,一些過期肉制品已經出口至歐洲,另有4個集裝箱的巴西食品公司所產含有沙門氏菌的不合格肉于2016年被意大利相關機構攔下,沒有進入市場。涉案肉制品企業員工還買通政府監管人員,對提供給歐洲等市場的肉制品文件進行造假。
歐盟駐巴西大使若昂·戈梅斯·克拉維尼奧18日說,歐盟已經要求巴西政府官員提供這一案件的更多信息,并要求對方說明這是系統性問題還是個別情況。
巴西總統特梅爾決定,19日召開內閣會議,以討論應對這樁丑聞的對策。另據一名政府發言人的說法,特梅爾19日還打算召見肉企高管。
巴西農業部長布萊羅·馬吉說,他定于20日會見歐洲國家的大使及肉制品行業代表。
農業部高官歐馬爾·諾瓦其說,現在所發現的肉企不當行為只是“個別現象”,涉案企業也只是少數。巴西的食品監管和認證系統“依然健全”。
【“公關戰”打響】
欺詐、行賄丑聞曝光后,巴西食品公司和JBS公司和股價均出現“跳水”。但這兩家企業均宣稱沒有參與違規行為。
18日,JBS公司向巴西全國27家媒體投放廣告,以證清白,包括報紙、廣播和電視。其中一份廣告寫道:“保證質量是JBS的重中之重。”
巴西食品公司也參與到“公關戰”中,其刊登的一份廣告強調,這家企業的原則是“誠實、尊重、質量和透明”。這家企業在一份聲明中說,警方所發現的劣質肉是由一些小企業所生產,與巴西食品公司無關。
按路透社的說法,JBS是全球最大肉制品生產商,其產品銷往大約150個國家,去年凈收入1700億雷亞爾(約合3794.2億元人民幣)。巴西食品公司是該國最大的禽肉出口商,去年凈收入390億雷亞爾(870.4億元人民幣)。(杜鵑)(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