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5月宣布冷戰結束以來首個聯邦國防軍擴軍計劃之后,德國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21日再度發表聲明,稱將加大擴軍規模,使德軍總兵力在2024年前達到近20萬人。
多家媒體注意到,德國國防部再度擴軍恰逢美國對北約不斷施壓、要求各國多出軍費之時。
【德國應需求擴軍】
馮德萊恩21日在聯邦國防軍網站發表聲明,宣布將在去年5月計劃的增兵1.4萬余人的基礎上,再擴軍5000人,同時增加500名預備役軍人和1000名文職人員,使德軍在未來7年內總兵力達19.8萬人、文職人員6.1萬人。
“聯邦國防軍的必要性很少達到現在這般程度,”馮德萊恩說,“不管是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穩定馬里局勢、持續支援阿富汗,還是反對地中海和愛琴海的人口販賣,或是增加我們在巴爾干地區的北約軍事存在。”
馮德萊恩還表示,德軍必須有能力以恰當方式應對國際事態發展和安全擔憂。
冷戰結束以來,聯邦國防軍規模一直處于逐步縮減的狀態。1990年德國統一時軍隊規模為58.5萬人,去年6月時一度低至16.65萬人,今年1月底時回升至17.8萬人。
不過按路透社說法,近年來德國支持國際軍事行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今年1月,德國派1000多人的戰斗群駐扎在立陶宛,作為北約軍事部署應對俄羅斯威脅的一部分。
德新社評論說,德國國防部新宣布的擴軍計劃可能是“爆炸性”的,目前德國國內對不斷增加的軍事承諾已有諸多不滿。
【美國施壓漲軍費】
多家媒體注意到,一直主張擴軍的馮德萊恩作此宣布的時間,恰逢美國正不斷向其北約的歐洲盟友施壓,要求各國增加軍費之時。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直強調北約須進行“大改造”,要求歐洲盟友出錢、希望北約為反恐出力。本月7日,他曾呼吁各盟國支付其應該分擔的軍費份額。
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15日參加北約防長會議時,也曾敦促盟國兌現承諾,將各自軍費開支增至本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
目前北約28個成員國中,只有美國、英國、波蘭、希臘和愛沙尼亞能達到指標,德國的軍費開支占GDP的1.2%左右。
根據擴軍計劃,德國從2024年開始每年需要額外增加9.55億歐元(約合69.3億元人民幣)軍費開支。
【俄羅斯也要強軍】
俄羅斯政府一直將北約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部署視為對地區安全的威脅。巧合的是,就在德國宣布二度擴軍計劃的同一天,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也表示,近年來某些領域的國際局勢愈發緊張,為應對這種局面,俄正努力開展軍備建設,加緊訓練部隊。
紹伊古說,俄羅斯會繼續將發展核力量視為優先任務,但俄軍同時將逐步增強傳統武器發展,以震懾任何攻擊。
按美聯社說法,部署在俄海軍軍艦上的“口徑”巡航導彈、戰略轟炸機攜帶的遠程巡航導彈以及陸基短程“伊斯坎德爾”導彈將作為非核威懾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這三種導彈都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
紹伊古同時對北約將俄羅斯視為威脅、并在靠近其邊境附近部署軍隊提出批評。他表示,俄羅斯始終歡迎與北約展開安全對話。(海洋 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