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稱為“鳳城”的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是中國著名制造業基地,也是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改革開放至今,作為改革發展的“排頭兵”,順德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歷史關口,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拓展發展空間,成為順德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重點。順德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村級工業園改造”和“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開啟了“二次創業”,助力千年“鳳城”再次展翅高飛,全力打造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
關鍵詞:黨建引領 高質量發展 “村改” “農改”
沒有能以不變應萬變的發展模式。改革開放至今,曾是改革發展“排頭兵”的廣東佛山順德區,發展進入了瓶頸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順德區堅持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針對改革發展的瓶頸問題,抓準主要矛盾,激勵基層大膽試錯,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
1.黨建在先,以“村改”帶動“農改”
長期以來,順德的發展,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以及伴隨鄉鎮企業發展的強大制造業。因此,順德的改革,農村是主戰場,產業是切入點。
針對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建的核心作用,提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村級權力有效監督”。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我們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落實黨的政策、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無論是全區產業升級還是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各種群體都要經歷不同的“轉型痛苦”,這種改革阻力的克服和矛盾的化解,只能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順德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為各項改革的矛盾化解、資源整合、路徑設計“鋪路搭橋”。
順德的問題和矛盾主要集中在農村,發展空間也在農村。順德區委近年通過成立農村土地問題工作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組、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工作組“三大工作組”逐步化解農村歷史遺留問題,實施頭雁領導力工程、制度執行力工程、黨群同心力工程“三大工程”,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順德還攻堅克難,大力推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居)民委員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全區“三個一肩挑”比例達到100%。
同時,順德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作為黨員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務,創造性地打造黃龍書院、大巴黨校、區“兩新”組織黨校等一批特色黨員教育平臺,將教育培訓覆蓋到農村黨員群眾骨干;挖掘現有資源,打造中共順德縣支部展示館等紅色教育載體,規劃12條紅色教育線路,打造15個黨員教育基地,重點建設16個紅色村居,認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構建“一中心一基金一隊伍”的實體化工作機制,在基層建成超過300個“紅基石”黨群服務中心,組建400支黨群先鋒隊促進農村黨員發揮作用,每年投入2000萬元黨群共建社區發展基金撬動社會資源下沉基層,成功打造3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48個文明實踐點,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在黨建夯實組織基礎、強化領導力量、凝聚民心的基礎上,“村改”“農改”的雙改藍圖逐漸浮出水面。2018年1月8日,村級工業園改造(簡稱“村改”)作為順德區委區政府“頭號工程”,在數年來改革創新大膽探索的基礎上,順德“村改”駛入快車道,計劃到2021年底,全區累計拆除整理超8萬畝,提升改造約5.5萬畝,形成20個3000畝以上的連片現代化產業集聚區,建設30個生態集約現代主題產業園,打造兩個產值超過5000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2020年3月30日,順德區發布《關于推進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推動鄉村振興的決定》,開啟了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簡稱“農改”),順德“農改”拉開新篇章。由此,在黨的領導下,順德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初步繪成,以“村改”帶動“農改”,進而“雙改”驅動高質量發展,改革的路徑方向被明確的戰略部署確定下來。
2.突破瓶頸,村級工業園改造成果豐碩
針對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村級工業園改造成為幾年來順德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的重點領域。順德205個村居中分布著382個村級工業園,為順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隨著時代前行逐步失去了經濟效率,用地面積占全區已投產工業用地的70%,卻僅貢獻了27%的工業產值和4.3%的稅收,同時安全生產隱患和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困擾全區發展。通過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力求“騰籠換鳥”,調整創新相關配套制度機制,有利于突破制約順德發展的最大瓶頸。
產業轉型由黨建統領。在思想上,區委持續進行各級黨委思想意識和改革決心的宣傳教育;在組織上,建立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成立區委書記、區長“雙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2019年5月16日,順德區村改辦舉辦“2019年順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項目推介會”,共推介了45個500畝以上連片村改項目,總面積7.5萬畝,吸引了350多家企業參加。2019年5月17日,杏壇鎮創造性成立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聯合黨支部,并掛牌啟動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黨群服務中心,針對“村改”,對各級黨員進行專業管理、培訓、教育,以強化黨員隊伍共識,降低改革推進成本。
容桂街道扁滘工業區(一期)改造項目則以“一二級”聯動為形式,“也就是我們社區提供土地,社會資本進行土地規劃、企業清退,最后配置建筑面積給我們。目前方向基本確定,經過完善進行股東表決,通過后就可以在交易平臺競投了。”扁滘社區黨委書記陳杰玲對本社區“村改”規劃諳熟于心。
黨建引領的改革體現出強大的執行力。雖然村級工業園改造涉及復雜的土地產權、村民收入利益、企業停產空檔期等諸多問題,但區委領導下各村(社區)黨委改革信心堅定。
勒流街道江義村黨委書記吳慶龍表示:“從長遠來看,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絕對是一個好事,產業經濟的發展對工業廠房、環境保護、生產生活關系等方面的要求跟原來都不一樣,這就要求改革必須要推進下去;從短期來看,也遇到了很多改革難題,但無論是工業園企業安置還是補償金的問題,這些技術上的難點都不會影響改革方向和決心。”
通過幾年的努力,截至2019年底,順德全區382個村級工業園已啟動改造131個園區的285個項目,啟動拆遷105個園區的201個項目,新建現代化制造業廠房981萬平方米,關停整改落后風險企業5253家。2019年,順德在各級黨委領導下,探索出8種改造模式、12種做法,并針對細節問題制定50多份文件。群眾對村級工業園改造決策表決通過率最高達98.8%。2020年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村改”立刻復啟推進,4月30日龍江鎮西溪社區村改全票通過,改造后社區集體年收入將從原350萬元提高至預計2040萬元。
村級工業園改造的成功實踐,為解決制約順德發展最大瓶頸問題掃清了障礙,也為順德區委區政府推開改革覆蓋面取得更大成績打好了基礎。
3.全面推進,新“農改”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全區“村改”幾年間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并取得成果和經驗,順德區在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的整體布局下,將改革從產業升級擴大至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新時代順德高質量發展的具體任務表。
2020年3月30日,順德區發布了《關于開展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推動鄉村振興的決定》,《決定》針對具體問題,明確提出“聽黨話、明規則、惠股權、換新顏、促發展、清舊賬、轉觀念、齊參與”八個藥方,詳細列舉了36條具體改革舉措,其中當然也包括試出經驗、取得成績的村級工業園改造。用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的話說:“2020年的春天真的是一個奮進的春天,是我們日夜兼程奮斗的春天……這次改革是向農村挺進!”
新“農改”助力鄉村振興,實際上從八個藥方就可見戰略布局之一斑:從黨的建設入手,建立健全黨建引領工作機制,夯實隊伍建設并強化黨建對基層治理的統領作用;進而進行制度創新,調整明確組織規則體系,健全農村管理議事規則,強化對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深化集體資產監管等;隨后,針對股權固化、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城鄉人居環境治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宅基地及征地留用地、思想文化建設、社會多元參與鄉村建設等問題,在黨建引領與制度規范建設的基礎上,“農改”穩步推進。
2020年4月10日,北滘在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進行了順北集團推動鄉村振興項目現場簽約儀式,根據合約,企業將與鄉鎮合作推進新一輪“農改”,實施包括村居電線亂拉掛整治、西海及黃涌工業區土地整理、黃涌農貿市場升級、林頭社區智慧停車等項目。
“村改”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新“農改”的藍圖適時推出,為順德鄉村振興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戰略舉措。從“村改”到全面“農改”,“村”“農”改革為順德高質量發展繪制了明確的路線圖,形成了以基層黨的建設為核心,從制度改革創新入手,定位農村發展、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從產業改革逐步擴展至農村發展的方方面面的改革路徑,為“鳳城”的再次騰飛插上了翅膀,也為順德打造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宋雄偉、潘墨濤、何煚,分別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后,順德現代社區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