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春明在檢查網絡。
敬業是職業道德的靈魂,為個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礎,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業奉獻,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敬業樂業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業精神的社會,難免被人詬病和輕蔑。
承春明就是我市眾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
文/圖 見習記者 劉凈旖
“您所提的線損自動化統計需求可用Python解決,2秒鐘就可按照固定計算規則自動計算結果。這項變壓器容量監測需求可用統一報表實現,一鍵便可下載變壓器分析報告。這屬于大數據分析挖掘需求,我們來研發解決。”5月7日,國網漯河供電公司信息運檢班班員承春明在公司調控中心進行數字化需求調研時說。
承春明今年28歲,2019年7月進入國網漯河供電公司,經過2個多月的部門輪崗鍛煉后,最后定崗至互聯網部。10月,班長在與他進行師帶徒工作內容傳授時,講到需一日兩次登錄桌管、天珣、華三網管等信息系統巡檢20余項重要指標,以確保公司信息網絡安全穩定運行。“這項工作操作方式固定,指標及判別標準明確,人工操作易出錯,應該可以靠某種技術實現自動化,這樣就節約了人工點擊判別及留檔的時間。”承春明說,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他通過學習,自行完成了技術的研發。經過測試,全程實現了自動化操作,準確率達100%,可有效將每日60分鐘以上的工作量壓至5分鐘以內,切實達到了預期目標。
2020年6月,他將此項工作內容整理成論文,投稿至2020年第二屆電力信息通信新技術大會。經專家評審,這篇論文榮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優秀論文獎。當年9月,該論文發表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
“春明是我們部門的技術與創新骨干。入職以來,他自學、自研主流數字技術,研發的產品為公司解決了許多難題。他的鉆研勁兒值得我們學習。”國網漯河供電公司互聯網部主任韓源說。
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承春明自學數字新技術,為業務部門研發“小而美”微應用13項,代碼量超8000行,節約公司研發資金60余萬元。作為主創人申請發明專利8項,榮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優秀論文獎1項、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第二屆數據價值挖掘勞動競賽二等獎、最優算法獎與優秀獎,三項QC成果分別獲省公司三等獎,省質協二等獎、三等獎。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