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eaaeu"></strike>
<strike id="eaaeu"></strike>
  • <strike id="eaaeu"></strike>
    <strike id="eaaeu"></strike>
    <kbd id="eaaeu"></kbd>
  • 張士興:一心為群眾

    來源:漯河日報 時間:2021-07-14 09:46:00 點擊: 今日評論:

      
      張士興
       記者 張玲玲
        圖/記者 范子恒

        路修好了,路燈亮了,綠色植物多了,各項基礎設施完善了,村民腰包鼓了……近年來,舞陽縣辛安鎮劉莊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全村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大家打心眼兒里感謝村黨支部書記張士興的無私付出。
       今年45歲的張士興自2008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帶領村“兩委”班子制訂以黨建聚人心、以產業促發展、以集體經濟助脫貧的發展規劃,以建強黨組織為基礎,以發展產業為引領,以村強民富為目標,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劉莊村實際的發展之路。
        凝心聚力
        從思想上“拔窮根”
       基礎設施差、經濟發展滯后、村“兩委”不團結……2008年,剛上任的張士興面對的是這樣的狀況。“當時村里全是土路,村民窮得很。那時流傳‘姑娘不往劉莊嫁’這樣一句話,足以說明村里的經濟發展有多落后。”張士興說。當年,劉莊村有貧困戶139戶,共計562人,省級貧困村的帽子多年未摘掉。“村民安于現狀,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上任后,張士興一針見血地指出劉莊村貧困的原因。
       以前,劉莊村沒有村室,村委會設在歷任村黨支部書記家中。為了改善村委辦公條件,為群眾提供學習和娛樂場所,張士興籌資100多萬元,建成高標準、開放型活動場所和占地50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健身器材二十多套。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張士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將一批有思路、敢干事的優秀干部選進村“兩委”班子;對黨群活動中心等進行合理規劃,配齊電視機、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施,并將規章制度等貼在墻上;每月10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帶領全體黨員開展學習教育,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對村內各項事務堅持民主決策,公平公正處理各種矛盾糾紛;以群眾認可度、滿意度為重要標尺,走村入戶解難題,群策群力謀發展,切實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系列措施使劉莊村形成了黨支部當好“火車頭”、黨員向前沖、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
       多措并舉
       壯大集體經濟
       如何讓群眾富起來?這是張士興擔任村支書后一直思考的問題。那些年,劉莊村不少外出務工者在外站穩腳跟,經濟條件逐漸改善,而留在村里的村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清苦日子。張士興立足現實,將村民“走出去”——利用春節返鄉高峰期,游說外出務工者帶領其他村民一起到外地務工,同時逐戶勸說留守的年輕人外出闖蕩。后來,有不少外出務工者帶領村里的年輕人走向全國各地。
        2013年,在張士興的提議下,劉莊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成立舞陽士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420萬元,流轉村里土地1600畝,建成紅薯基地300畝、苗圃基地500畝、優質糧基地800畝,統一生產,統一銷售。除了每年收取土地租金,村民還能從產業收益中獲得分紅。
       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2016年,張士興將個人經營多年、資產達100多萬元的磚廠捐獻給村集體。磚廠帶動30多人就業,每年為上班村民發放工資120萬元以上,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二十多萬元。
       為了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張士興絞盡腦汁、想盡辦法。2017年6月,張士興通過個人努力,招引廣東金升塑膠有限公司入駐劉莊村就業創業基地。該基地投資80萬元,建設廠房600平方米,機械設備投資2000萬元。2018年,劉莊村建成42座蔬菜大棚;建成的200千瓦光伏電站,每年為村集體增收8萬元;利用閑置院落建成小磨香油作坊、粉條作坊和石磨面作坊,以基地種植的優質芝麻、脫毒紅薯和優質小麥為原材料,生產安全健康的優質產品。如今,村里手工作坊的產品供不應求。
       “留在村里的年輕人可以就近到村里的磚廠和就業創業基地上班。年齡稍大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群眾可以到合作社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村里設立了公益性崗位,讓‘4050’人員通過打掃衛生等增加收入。”張士興說,經過不懈努力、苦拼實干,劉莊村由原來每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變成了每年人均收入過萬元的明星村,徹底改變了貧困落后的面貌。現在,劉莊村90%的家庭購置了商品房和私家車。
       改善民生
       讓群眾安居樂業
        2015年,劉莊村實現整村脫貧,但一些群眾的生活仍然令張士興牽腸掛肚。今年84歲的胡秀改兩個兒子均有智力障礙。愛人去世后,胡秀改和兩個兒子相依為命。隨著年齡增大,胡秀改照顧兩個兒子越來越吃力。張士興安排村里的超市為胡秀改一家提供饅頭、蔬菜等生活用品,由他個人用工資結賬。
        在劉莊村,像胡秀改一樣生活困難的人員共有20名。為了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2018年,張士興帶領村“兩委”投資90萬元,建起占地700平方米的幸福院,免費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并聘請兩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做飯、洗衣,同時組織黨員干部義務輪流照料他們。“俺真是掉進蜜罐里了,做夢也沒想到會過上這么好的日子!”記者采訪時,胡秀改笑得合不攏嘴。
        村民生活變好了,張士興開始帶領村“兩委”因地制宜挖發展潛力,立足村情做鄉村振興文章,讓村民安居樂業。近年來,劉莊村投資300多萬元改善基礎設施:整修道路82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4.5萬棵,整理坑塘1處,安裝路燈126盞,新建下水道3000米、垃圾池36個。如今,劉莊村自來水入戶率達100%,道路硬化率達100%,全村實現通水、通電、通寬帶、通天然氣。村里還投資100多萬元,建成容納300多名幼兒的愛心雙語幼兒園,解決幼兒入園問題。
       “人人參與,共建共享。”張士興在全村發起建設整潔美麗劉莊的號召,組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參加義務勞動,引導村民簽訂承諾書,采取“戶分類、組收集、村中轉”模式,定時清運垃圾,并建立衛生督導機制,每半年開展一次評比。
        在張士興的帶領和全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窮劉莊”蝶變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足村,先后獲得全國基層民主管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文明村、河南省廉政建設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張士興先后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市“十佳基層黨組織書記”、市“十佳市民”、市優秀人大代表、市“過硬好黨員”、舞陽縣優秀共產黨員、舞陽縣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為了劉莊村的發展,張士興付出大量心血,但他從不炫耀,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張士興說,展望劉莊村的未來,他信心十足:要在種植、加工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吸引游客前來旅游觀光、體驗農事,促進劉莊村經濟持續向前、向好發展。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

    • 劉尚進: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輪全員核酸檢測積累實戰經驗!

    • 漯河:攜手同心 做好全員核酸檢測

    • 共同譜寫戰“疫”之歌——中心城區全員核酸檢測現場直擊

    • 看了想哭!漯河有你們一定行!

    • 強化防控措施 提升防控能力 我市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互聯網新聞中心 | 認識我們 | 廣告刊例 | 誠聘英才 | 網站動態 | 導航搜索 | 網上投稿 | 舉報投拆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91精品在线|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