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人民健康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整體戰略中的基礎性地位,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深入理解總書記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我們梳理了一些相關重要論述,一起學習!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不惜一切代價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在我們的奮斗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把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基本職責,成功防范和應對了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熱等突發疫情,主要傳染病發病率顯著下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的要求,將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及時穩妥處置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作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強調預防為主,加強公共衛生防疫和重大傳染病防控,穩步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同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
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
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能
要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要把農村社會救助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健全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幫扶措施。要健全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健全退役軍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要堅持不懈、協同推進“三醫聯動”,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能。
——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
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要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改善疾病預防控制基礎條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健全以國家、省、市、縣四級疾控中心和各類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為骨干,醫療機構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軍民融合、防治結合的疾控體系,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要加強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能力建設,強化其技術、能力、人才儲備,發揮領頭雁作用。要健全疾控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要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要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適應現代化疾控體系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穩定基層疾控隊伍。要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著力培養能解決病原學鑒定、疫情形勢研判和傳播規律研究、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實際問題的人才。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要健全應急醫療救助機制,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后收費,并完善醫保異地即時結算制度。要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有針對性免除醫保支付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制性條款,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后顧之憂。要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使用,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支付比例,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2020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
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
要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要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人口密集特點的公共衛生體系。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公立醫院承擔了最緊急、最危險、最艱苦的醫療救治工作,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要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建設,健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
實踐證明,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的救治體系是應對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完善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建設標準,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把我國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和能力提升到新水平。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于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要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經驗,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探索更加有效的社會動員方式
要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推進衛生城鎮創建。要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樹立良好飲食風尚。要推廣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文明健康生活習慣。要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人口密集特點的公共衛生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愛國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部門設置、職能調整、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探索更加有效的社會動員方式。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預防為主,創新方式方法
新時代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堅持預防為主,創新方式方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點的公共衛生體系,深入持久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在,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正在悄然成為良好社會風尚。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廣開來、堅持下去。
——2020年5月24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加強社區環境整治
要加強社區建設和管理,加強社區環境整治,開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愛國衛生運動,確保群眾既能住上新居所,又能過上新生活。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時的講話
完善公共衛生設施
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時的講話
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更多應該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2020年3月2日,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的講話
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和基層防控能力建設
要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和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推動醫防結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
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
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
要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要科學總結和評估中西藥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學的方法說明中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療效。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的講話
深入研究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問題,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
要加強研究論證,總結中醫藥防治疫病的理論和診療規律,組織科技攻關,既用好現代評價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幾千年的經驗,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要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建設一批科研支撐平臺,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新藥研發和產業發展。要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中醫院應急和救治能力。要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要深入研究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問題,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019年10月,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2015年12月18日,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