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其目標旨在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培養健康習慣,降低疾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肥胖癥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
聽了這些,你是不是下定決心要減肥了!!!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健康的減肥方式--------穴位埋線
何為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一種結合傳統中醫針灸理論和現代醫學技術的療法,通過在特定穴位埋入可吸收的膠原蛋白線,持續刺激穴位,達到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醫埋線的優勢
1.作用持久:線體可在穴位內持續刺激1-2周,被稱為“長效針灸”。
2.綠色安全:穴位埋線使用的是可吸收材料,安全幾乎無藥物毒副作用。
3.個性化高:可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選擇不同穴位組合。
4.方便易行:操作方便,即做即走。
埋線減肥的常見穴位
1.中脘: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2.天樞:橫平臍,前正中線旁開2寸。
3.大橫:橫平臍,前正中線旁開4寸。
4.氣海: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5.關元: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埋線減肥的原理
1.穴位刺激:采用可吸收的膠原蛋白線,通過特定的針具埋入人體穴位中并持續刺激,從而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和自主神經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分解。
2.經絡調節:穴位埋線具有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作用。中醫認為肥胖往往與脾虛、濕盛等因素有關,而穴位埋線能夠刺激相應的穴位,調節脾胃功能,促進代謝,減少脂肪堆積。
3.抑制食欲:穴位埋線還可以抑制人的食欲,減少進食量,控制能量的攝入。
4.促進脂肪分解:可以激活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進而被身體消耗利用,同時,埋線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幫助代謝廢物的排出。
穴位埋線可不僅僅適用于減肥哦,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適應癥呢?
1.消化系統: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腹瀉、潰瘍性結腸炎;
2.呼吸系統: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氣管炎;
3.各類關節疼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痿證;
4.神經精神系統疾病:頑固性失眠、抑郁癥、焦慮癥、腦血管后遺癥;
5.婦科疾病:多囊卵巢、月經不調、乳腺系統的疾病;
6.皮膚科類:單純性的肥胖、皮膚病、黃褐斑、銀屑病等。
埋線后注意事項
1.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感染,埋線當日不洗澡。
2.宜避風寒、調情志,以清淡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等食物。
3.部分穴位在進行穴位埋線后可能會出現硬結,屬于正常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4.由于蛋白線的刺激,患者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無菌性炎癥反應,如果切口處只有少量滲液,一般不需要處理,若滲液較多,患者需要及時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規范的消毒換藥處理,切不可自行盲目處理。
溫馨提示:
漯河市中醫院針灸院區位置在漯河市中醫院急診科馬路對面(原物資局院內)
聯系電話:0395-5757163
科室簡介
漯河市中醫院針灸院區設有門診治療室、熏蒸室、理療室、微創及穴位埋線等相關治療室,有針灸治療儀、中藥熏蒸床、艾灸治療儀、TDP治療儀、電腦辯證治療機、沖擊波治療儀、射頻熱凝治療機等先進治療設備,運用針灸、拔罐、推拿、理療、牽引、熏蒸、穴位注射、穴位埋線、脊柱整復與微創(包括小針刀、臭氧、射頻熱凝治療、神經阻滯、骶管治療、背根神經及竇椎神經射頻調節、無痛松解)等療法相結合,以消除炎癥、阻斷痛覺傳導通路、改善神經功能狀態、調節神經傳導、解除疼痛,適用于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肩周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膝關節炎、腱鞘炎、腱鞘囊腫、網球肘、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面癱、面神經麻痹、胃下垂、結腸炎、痛經、肥胖癥等疾病。同時開展“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氣管、支氣管炎;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青春痘;督脈灸治療痛經、手腳冰涼等中醫特色療法。科室治療范圍:腰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肩周炎、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腱鞘炎、網球肘、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炎、中風后遺癥、慢性胃炎、結腸炎、耳聾耳鳴、頭痛、眩暈、肥胖癥、青春痘、黃褐斑、痛經、月經不調、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體虛體寒。(針灸院區 彭淑賢)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