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市立醫院)普通外科(外一科)陳原主任團隊為兩位腸系膜血栓形成伴腸壞死的高齡患者實施壞死腸管切除一期吻合,術后恢復順利。
腹痛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癥狀,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場景,正是因為常見,也容易被忽視,未能及時就診,從而導致嚴重的后果。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腸系膜動脈血栓形成這個并不常見但是很致命的疾病,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市立醫院)普通外科(外一科)主任陳原溫馨提醒大家:腹痛非小事,就診需及時!
要了解腸系膜動脈血栓首先要認識腸系膜動脈,腸系膜動脈是從腹主動脈上發出的終末血管,分為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主要給小腸和大腸提供血供,各種原因導致動脈血栓形成,從而使供血的腸管發生急性缺血、壞死,引發嚴重的后果。
由于腸系膜上動脈主干開口較大,并與腹主動脈形成傾斜的夾角,因此栓子比較容易順著血流方向進入,從而造成腸系膜上動脈的栓塞,在臨床上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占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0%左右。
血栓從何而來?
首先,心源性血栓最為常見,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房顫、心肌梗死的附壁血栓、感染性心內膜炎、人造瓣膜上的贅生物等,這些不同來源栓子一旦脫落,就會隨著血流阻塞血管。
其次,血管來源的血栓也很常見,比如大動脈粥樣硬化的附壁血栓、粥樣斑塊脫落或動脈瘤形成的血栓自行脫落,都會造成栓塞,因此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血栓的一個重要來源。
還有就是細菌栓子,常見于膿腫或膿毒血癥的患者,細菌團和血凝塊共同構成栓子,堵塞血管導致急性缺血。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會有哪些表現和危害?
一旦發現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患者可能持續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尤其是腹痛尤為劇烈,后期可出現腹膜刺激征,如腹部的按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還可出現血便、全身感染等癥狀。栓塞后會造成缺血腸管的壞死、穿孔,誘發彌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從而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出現劇烈的腹痛,應及時前往醫院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挽救缺血的腸管,否則一旦腸管壞死破裂將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首先要明確自身是否是高危人群,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房顫、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都是高危人群,要規范治療原發病,按醫囑規范用藥,定期監測或復查評估病情。再者一旦出現嚴重的腹痛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基礎性疾病供臨床醫師評估判斷病情,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