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有過以下體驗: 坐完過山車或轉圈后感覺翻江倒海,頭暈想吐。堵車或者頻繁開車起停加減速容易頭暈不適。 其實,你可能患有”運動病”。
一、什么是運動病?
運動病是指機體受現實或虛擬環境刺激而引起的頭暈、惡心、嘔吐等前庭和自主神經反應癥候群。
二、發病機制
運動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主要有感覺沖突學說、神經不匹配理論、中樞神經遞質功能失調假說、內分泌功能異常假說、前庭器官高敏感性學說等。其中最為廣泛接受的是感覺沖突學說,多項研究均證實前庭系統在運動病的發生中起核心作用。
三.運動病的個體差異性
運動病易感性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與人種、年齡、性別、遺傳等因素相關。運動病在青春期前的兒童中的患病率為35%-43%,在年輕人中的患病率為25%。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有下降的趨勢。
四、治療
由于運動病的多癥狀性及高個體變異性,目前尚無單一且有效的治療方法。迄今為止,運動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習服訓練及其他行為干預等,傳統中醫中藥、針灸穴位治療亦有較好療效。目前用于治療運動病的藥物大多在40多年前就已使用,抗運動病藥物的研究進展相對緩慢。藥物治療具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如嗜睡 和抑郁等),聯合用藥可能有助于提高療效并減輕不良反應。習服訓練的療效優于藥物治療,而且沒有明顯不良反應。運動病脫敏治療作為目前最全面、高效的習服訓練項目。此外,戒煙、特定氣味、分散注意力等可以不同程度緩解運動病的癥狀。(腦一科 郭甜甜)
專家簡介
郭甜甜,醫學碩士,腦一科,主治中醫師,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癥)、梅尼埃病、前庭性偏頭痛、前庭神經炎、前庭陣發癥、腦梗塞等眩暈及腦血管疾病,中醫藥調理頭痛、失眠、更年期綜合征等各種慢性疾病。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