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痛風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都受到嚴重影響,關于痛風,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痛風?
痛風一詞源自拉丁文Guta(一滴),意指一滴有害液體造成關節傷害,痛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故名痛風。
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第一跖趾關節的紅腫熱痛,還常見于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
引發痛風的誘因有哪些?
可控因素:
1、飲酒:酒精飲料中含有嘌呤,會增加引起痛風的風險。
2、飲食習慣: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海鮮魚卵、濃湯肉汁)會導致患痛風風險升高。
3、肥胖:肥胖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4、運動:運動可促進尿酸排泄,但劇烈運動卻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因此切忌劇烈運動。
5、精神因素:精神壓力增大及疲勞過度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造成尿酸的代謝異常,誘發痛風。
6、低溫環境:尿酸鹽在溫度低或夜間的環境中更易析出為晶體,沉積在關節周圍,引起關節炎發作。
不可控因素有:
1.年齡:痛風多在40歲后發病,隨年齡增加風險上升。
2.性別:男性較多見,而因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則女性在更年期后發病率會增加。
3.家族病史:有痛風家族病史的人,患病率較高。
4.其他疾病:腎臟疾病或某些藥物所致尿酸排泄減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腫瘤化療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有可能誘發痛風。
痛風如何治療?
1.休息,患肢抬高、局部冷敷
首先注意臥床休息,不要走動或活動;可在患肢下墊枕頭或薄被,將患肢抬高減輕局部水腫;可使用冰袋冷敷疼痛處20分鐘以減輕局部炎癥及疼痛,切記一定不要用熱水袋熱敷或者熱水泡腳,否則會加重炎癥反應及水腫,從而更加疼痛。
2.多飲水
每天保持2L以上飲水量,通過排尿帶走更多尿酸。
3.緩解疼痛
痛風疼痛讓人印象深刻,服用止疼藥物是關鍵!超早期(最好12小時以內)用藥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可快速控制癥狀。普通的藥店都有常規的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如塞來昔布膠囊等。
4.控制飲食
痛風患者的飲食控制至關重要,必須禁酒!!!,其次要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5.降尿酸藥物
降尿酸藥物需要平時一直規律服用,避免走入平時不需要吃的誤區,否則會增加復發和疼痛遷延的幾率。
科 普 專 家 簡 介
張志海
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立醫院)創傷骨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大連醫科大學,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進修。擅長四肢骨折、骨盆骨折、髖臼骨折、骨折不愈合、關節僵硬等疾病的治療。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