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精神衛生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在1992年發起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10日,為了有效傳達精神衛生的重要性和促進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倡導全社會共建心理健康體系,共治心理健康問題,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業心理健康服務水平,提高公眾心理健康素養。
二.什么是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精神疾病是由于人體丘腦、大腦功能的紊亂,而導致患者在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出現異常。常見的精神病有多種類型,如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
精神疾病多在青壯年時期發病,有的間歇發作,有的持續進展,并且逐漸趨于慢性化,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不積極治療,可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但是,如果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學習與工作。
三.精神疾病的治療有哪些?
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藥物治療(注:需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康復治療等。
1.藥物治療
選擇一些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抗焦慮藥進行治療。治療用藥根據病人臨床癥狀的特點和個體的差異選擇,在用藥過程中要觀察療效,同時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2.心理治療
精神科的好多疾病的發病誘因與心理因素相關,可能學習、家庭.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因素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要尋找發病的一些心理的誘因,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方法較多,如個體治療、團體治療、沙盤治療、放松治療。可以根據患者的一些需求,結合對患者的了解,采用單獨的個體化治療;
3.物理治療
現在常用如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重復經顱磁剌激治療、深部腦刺激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治療方法,對患者的情緒改善還有改善強迫、焦慮、抑郁、精神病性癥狀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4.后期康復治療
康復期還需要給患者和家屬經常進行一些疾病的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的講座和咨詢。讓他們逐漸養成很好的生活的習慣,如合理飲食,合理睡眠,進行一定的運動,提高生活質量。
我院精神心理科門診成立于2024年5月,目前設立有精神科門診、治理測量室、心理治療室、沙盤游戲室,開展工作內容涵蓋了:精神疾病(焦慮性抑郁癥、軀體化障礙、睡眠障礙、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相關診斷、指導用藥以及后期康復指導、心理測評量表、個體心理治理、家庭治療等。 (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