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因“雙下肢間歇跛行1月,加重伴行走困難4天”到市骨科醫院就診。經詢問,老先生有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用藥史。后經相關檢查及專家會診,診斷老先生為橫紋肌溶解癥。
橫紋肌溶解癥是指人體的骨骼肌(醫學上稱為橫紋肌)受損傷后,骨骼肌肉細胞里的相關成分(肌紅蛋白、肌酸激酶以及大量的鉀離子)被釋放到血液里。隨著血液循環,這些物質會到達腎臟并堵塞小血管,同時給心臟和肝臟帶來很大負擔。過多的肌紅蛋白在腎臟中積聚還會造成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等。
橫紋肌溶解癥會出現典型的“三聯癥”:肌痛、乏力、茶色尿。比如,會出現急性肌肉疼痛、痙攣、無力和水腫,對比健側明顯腫脹、疼痛,甚至出現急性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表現;小便顏色像濃茶、醬油;全身乏力,發熱、惡心、嘔吐等。
他汀類降脂藥是臨床上首選調節血脂的藥物,也是引起藥源性橫紋肌溶解癥的常見藥物。服用他汀類藥物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合理用藥,不隨意增加藥物劑量,不隨意延長療程。
2.隨時注意肌痛、肌無力、乏力等癥狀。如果使用某種他汀類藥物出現肌痛癥狀,需要暫停用藥并等癥狀消退后更換藥物繼續治療。
3.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要定期監測血清肌酸激酶(CK)。他汀類藥物造成肌肉損傷時,CK值會顯著升高。CK值未超過正常上限5倍時可以正常用藥,超過則需要及時就醫。(市骨科醫院 王瓊 成瀚)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