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是由于神經退行性病變、外傷、腫瘤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癥候群,是一種致命的腦部疾病,也是一種消除患者記憶的殘酷病癥,卻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
65歲以上人群平均患病率3%—5%,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9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可上升至50%,男女比例為7:3,而有家族病史的患病率更是普通人的4倍,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9月21日,定為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我國患者已超過1000萬,位居世界第一。今天,我們就揭下這個被稱為“人類記憶殺手”的神秘面紗。
老年癡呆的主要表現為多種腦功能的退化。記憶力減退是癡呆早期最常見的癥狀,還會出現語言障礙、計算力減退,以及難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老年癡呆的病程,可以長達數十年之久,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輕度癡呆期持續1~3年,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情感淡漠,常有多疑,會有剛做的事就想不起來,比較隱蔽,不容易被發現。中度癡呆期,會維持2~10年,會出現各種神經癥狀,例如:失語和失用,不能計算,不記得回家的路,間歇性的不認識家人,日常生活方面需要幫助,而走失和意外也常常發生在這個時期。重度癡呆期,會出現記憶力嚴重喪失,僅存片段記憶,日常生活完全依賴照護者,大小便失禁。僅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
目前還沒有醫療技術可以徹底根治老年癡呆,及時進行老年癡呆風險篩查,是預防老年癡呆的一項有效手段。早發現,早治療,通過規范的治療,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
最重要的還是家人的陪伴,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每個人的一位家中都有老人,而我們也終有老去的那一天,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忘記!關愛家人,關愛老年,從關注阿爾茲海默癥開始。(作者:王瑩輝 )
科普專家簡介

王瑩輝,中共黨員,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主管護師,本科學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熱療河南分會專業委員,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創新與轉化學組委員,現代醫院管理內訓師。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