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二院眼科門診接診了多名“陽”了以后眼睛出現紅腫、疼痛、怕光等癥狀的患者。經過檢查,他們均確診為新冠病毒引起的結膜炎。
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眼科學分會發布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眼病防控專家共識(2022年)》對新型冠狀病毒眼病進行了定義,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屬于變異病毒,其導致眼部病變的機制有待深入研究。現有研究結果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眼病臨床表現多樣,且眼表是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道飛沫、氣溶膠和接觸傳播,暴露在外的眼部結膜便成了病毒入侵的重要途徑。病毒經眼部結膜侵入人體后,通常表現為眼睛紅腫、疼痛、干癢以及分泌物增多、結膜水腫、視力下降等癥狀。
針對人們“陽”了以后眼睛出現的不適癥狀,該科醫生給出以下建議:
1.眼表癥狀。眼部出現刺痛、異物感、畏光、視物模糊、結膜充血、水腫、眼瞼水腫、少量的分泌物等癥狀。大部分癥狀較輕者不需要特殊治療;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的滴眼液及潤滑眼睛的滴眼液等,大多數眼部癥狀會隨著全身癥狀的消失而緩解。
2.眼底疾病。如果一只眼睛或兩只眼睛視力突然明顯下降,如脈絡膜炎、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血管血栓、視神經炎,應盡快到眼科專科就診。
3.神經麻痹。如果突然出現上瞼下垂、雙眼看東西重影和眼睛偏斜等,可能是病毒侵犯動眼神經、展神經、滑車神經等造成的,患者應盡快到醫院排除腦血管病變的可能,采取針對性治療。
正確戴口罩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眼睛的防護。可以戴上防護眼鏡,保持健康濕潤的眼表環境有助于預防眼部病毒感染。要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和接觸口部和鼻部。
特殊時期,如果出現視力急劇下降、眼痛不適等癥狀且持續不能緩解,要及時就診。(部分內容參考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的相關資料)(李 立)
專家鏈接

李立,市二院眼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他是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眼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眼保健專業委員會常委、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小兒眼病學組委員、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病學組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委員。他擅長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青光眼手術、微創斜視矯正術等,能熟練診治兒童斜視、弱視、近視、散光、上瞼下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