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中共漯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漯河市總工會、漯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組織專家評委對申報的第三屆“漯河工匠”材料進行全面評審、公示,漯河市二院中醫針灸科主任朱青霞被評為第三屆“漯河工匠”。
先進事跡
朱青霞,主任中醫師,1991年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無黨派人士,漯河市人大代表,漯河市二院中醫針灸科主任,河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首批河南省青苗人才招錄指導老師,國家三級技術崗。
先后獲漯河市總工會“五一巾幗獎”,市科技局“第一屆青年科技獎、第七屆青年科技獎”,河南中醫藥大學“優秀帶教老師”。曾被授予“漯河知名中醫”、 “市巾幗建功標兵”、 “三八紅旗手”稱號,多次獲“市衛生系統中醫先進個人”、 “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曾獲市級“百佳醫生”、 “漯河好人”、 “醫德標兵”、 “漯河市五一勞動獎章”、“黨外十佳知識分子”、“漯河市十佳市民”等榮譽。
愛鉆研,常創新,中醫業界的“朱一針”
走進市二院針灸理療科,就會聞到一股泛著中草藥的味道。擺放有致的各種針、灸、推、罐和整齊的醫療設備,顯示著這個科室的與眾不同。前來就醫的大多是慕名而來的患者。這些患者中,有周邊地市的,也有不遠千里從外地坐飛機趕來的。“聽說朱醫生不僅醫術高,對患者還特別好”,他們帶著深切的期盼而來。
朱青霞是漯河市中醫針灸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在河南省及周邊地區中醫心腦血管疾病及頸肩腰腿疼專業領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擅長利用中西醫結合進行多種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對腦血管疾病及外傷引起的偏癱、截癱、面癱擁有一套獨特的療法,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朱一針”。朱青霞潛心鉆研中醫藥及針灸業務技術,曾先后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進修學習,在英國南安普頓醫院進行中醫藥學術交流,多年孜孜不倦的學習和臨床實踐,使她在理論研究、專業技術繼承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大批患者經她診治,恢復良好,重拾自信,重新回歸社會和家庭。她的事跡也多次被《漯河日報》、《漯河晚報》、《河南衛生醫藥報》、《大河報》等多家媒體報道。2020年,朱青霞在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大醫生”欄目進行專題講座并被聘為授課專家。
患者賽女士患頸椎病多年,頸椎及右上肢疼痛麻木,疼得她夜間睡不成覺。賽女士慕名找到朱青霞,希望能減輕病痛。朱青霞認真研究了她的病情后,決定采用頸部藥物離子導入,弧刃針結合臭氧緩解癥狀的療法。當天患者就感覺疼痛減輕,治療6天后睡眠明顯好轉,治療10個月后,頸部及左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賽女士說:“當初查出這個病時,感覺思想壓力很大,沒想到治療效果這么好,終于能睡個好覺了。太感謝朱醫生了!”
83歲的患者李奶奶,腦梗后癱瘓在床,右側肢體無力,不能言語。朱青霞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為老人進行康復。細致的治療,悉心的呵護,患者經歷了會坐、會站、推輪椅,使用手杖,到最后獨自行走。當看到老人笑著慢慢走來,朱青霞說:“奶奶,謝謝您的努力,我們一起戰勝病魔,勝利啦!”老人的兒女們激動地把一面印著“恩情難忘 德藝雙馨”八個字的錦旗送給朱青霞。一面面錦旗,一聲聲感謝,讓朱青霞感受到來自患者的濃濃情意。每天充實地工作著,忙碌著,看到治愈的病人微笑著和她告別出院,她心里就會很快樂,很幸福。
獻藥方,勇救人,患者眼中的“親人”
朱青霞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她對待患者像朋友,似親人。在她心中,病人的事無小事。“凡為醫者,遇有請召,不擇高下遠近必赴。”每天下班前,她都要到病房逐一查看患者。確定工作都處理好后才會安心地離開醫院。遇到急癥重癥,即使在休假,她也會第一時間及時趕到。
在鄭州參加正高級職稱筆試期間,一名同事在考場突然暈倒。朱青霞毫不猶豫地選擇提前30分鐘交卷,跑出去為同事買藥,參與搶救,使同事轉危為安。2017年休假,到新疆看望朋友回來的火車上,她遇見了一個突發腦干出血的患者。當時她已經休息,聽到列車員的廣播后,立即主動前往救助病人。病人口中有嘔吐物,她毫不猶豫地伸手掏出,同時擺正患者的體位,采取力所能及的救治措施,為患者在下一站下車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朱青霞列車救人的事跡被大河網、漯河名城網等公眾號廣泛傳播。
2018年她去北京參加世界聯合委員會會議途中,為一位四歲的駐馬店籍小女孩進行肘關節復位,手到病除,小女孩的姥姥感激不盡,全車廂的乘客為她鼓掌。醫者仁心,在每個需要她的時刻,朱青霞都會挺身而出。
在了解到臨床很多帶狀皰疹病人痛不欲生、得不到徹底治愈的情況后,朱青霞展示了她的心胸和氣度,毅然決定把家傳十幾代的帶狀皰疹藥方無償提供給科室。多年來,數以萬計的患者受益。在被問及為什么這么做時,朱青霞說:“好的藥方就應該讓大家都能用,可以為這么多的病人解除病痛,我個人得失算什么呢?”
育人才,帶團隊,科室建設的“領航人”
2000年,朱青霞成為漯河市最年輕的臨床科室主任。20 多年來,朱青霞帶領她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走向更寬廣的道路。她嚴以律己,管理科學、規范、嚴格,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病人收治數連年呈階梯式上,病人輻射河南、安徽、山東、湖北等為主的全國各地。
朱青霞既是一名臨床醫生,又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還是河南省衛健委青苗人才培養指導老師。她常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自擔任中醫針灸科主任的那刻起,她就提醒自己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科室梯隊的建設,尤其是對年輕后備人才的培養。雖然有繁忙的臨床、科研等工作要處理,但她還是會千方百計抽出時間組織科室人員參加學習,進行學術探討和交流。每次她都會非常認真地為討論內容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向大家傳授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思路。如今,這支經過朱青霞主任親自“鍛造”的團隊,在臨床和科研領域都已開始嶄露頭角,有的人已經開始在中醫針灸方面獨擋一面。作為首批河南省衛健委青苗人才導師,她培養出的3個學生全都被評定為優秀。目前培養和帶過的碩士研究生、青苗人才、實習學生有百余人,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年輕人才的成長和進步讓她倍感欣慰。
購中藥,獻愛心,助力抗疫的“貼心人”
自疫情發生后,朱青霞積極帶頭報名參加新冠肺炎醫療預備隊,向上級領導表示“隨時召喚,隨時出發”。她指導科室人員練習八段錦,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扶助正氣,祛病強身。利用科室微信公眾號宣傳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與預防,講解七步洗手法、如何佩戴口罩等健康知識。開通免費電話咨詢服務,讓人們足不出戶也可線上問診。 發揚傳統醫學優勢,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選取特定肢體動作,刺激經絡穴位,改善肺部功能,編制了“強身健體養肺操”,簡便易學。此操配合呼吸引導肢體轉動、穴位刺激,由中醫科人員做示范并配音,發送至科室微信公眾號推廣。隨后,她又自費購進中藥,調配預防新冠肺炎中藥茶,由科室醫護團隊煎煮后供醫護人員、住院患者及家屬飲用每天多達600余份。
2021年河南水災,朱青霞帶頭捐款捐物達13000余元。
“白衣無塵,赤子無悔”,這是朱青霞20多年從醫經歷的真實寫照,也是她立志傳承發揚中醫國粹的心聲。今后的日子,她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精湛的醫術,更加倍的努力,帶領科室人員迎接新的挑戰!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