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在不平凡中度過,近日,市二院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與死神賽跑,多科室上下齊心、群策群力,成功救治多名危重患者,全面保障急危重癥病人救治工作。
2月24日上午,市二院兒童重癥醫學科收治一名由外院轉診的1歲小女孩,該患兒2天前發熱、嘔吐,來院前已經連續10個小時未排尿,提示重度脫水。兒童重癥醫學科祁亞平主任接診后,經進行相關檢查,排除呼吸系統感染,在快速補液及抗感染治療后,患兒病情略穩定,床頭腹部彩超提示,患兒腹腔內有少量積液,無腸蠕動。
看到患兒脫水癥狀明顯好轉,但是細心地祁亞平發現患兒腹部比入院時稍脹了一些,復查腹部彩超看到患兒腹腔積液比入院時增多,腸管擴張明顯,她初步考慮為外科疾病引起的腸梗阻,迅速聯系小兒外科王松陽主任進行會診。王松陽主任查看患兒,并進行了進一步檢查,腸梗阻診斷明確,患兒已經出現腹膜刺激征,腹脹加重,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雖然所有檢查結果提示感染不重,但是考慮到患兒年齡小,病情進展快,王松陽果斷決定進行剖腹探查,緊急手術!
一切準備就緒后,在麻醉科、手術室、兒童重癥醫學科等多科室醫護人員的保障下孩子順利轉送至手術臺,當把該患兒的腹腔打開后,見腹腔大量的黃色積液,小腸上多出一個小房間樣的東西長約5厘米(這就是我們俗稱的梅克爾憩室),而且其尖端已化膿穿孔。情況十分危急,這是與時間的賽跑,手術時間多一分鐘,孩子就多一分危險,經過2個小時高度緊張的手術,壞死穿孔的腸管被成功切除,術中患兒生命體征平穩,手術順利完成。
患兒是非常幸運的,早期進行了手術探查,發現了已化膿穿孔的梅克爾憩室,成功避免了發展為腸管壞死、膿毒血癥的嚴重后果。目前,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順利康復。
市二院小兒外科王松陽主任提醒:梅克爾憩室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它是卵黃管發育不良引起的回腸末段先天性畸形。多數因無痛便血確診,部分可終生無癥狀。除了便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梅克爾憩室發炎形成索帶卡壓腸管引起腸梗阻腸壞死也是該病比較兇險的原因,及早診斷、及時手術是治療的關鍵。通訊員:尹紅婭